神舟十三号飞船将与空间站进行径向交会对接 。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集体亮相 。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10月14日下午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 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 , 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 航天员翟志刚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 , 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 目前 ,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正在加注推进剂 。
据了解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 , 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 按照计划部署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驻留六个月 。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 , 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 , 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需求 , 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 ,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近期 , 新京报采访人员连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 , 就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访 。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 。 受访者供图
神舟十三号飞船将与空间站进行径向交会对接
新京报:神舟十二号发射之前 , 神舟十三号就已经整装待发了 , 并担任救援任务 。 怎么看待此次神舟十三号拥有待命备份的任务?
焦维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完成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在驻留太空3个月的时间里 , 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但此前 , 我们的经验是不足的 。 空间站的环境怎么样?适不适合航天员居住?返回时飞船是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 而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 , 一直以来也是载人航天工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 。 事实上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了 , 在保障航天员安全方面 , 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 如果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 , 在长征2号F运载火箭配合下 , 地面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 , 短时间内即可将神舟十三号发射入轨 , 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
新京报:按照计划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到空间站时 , 也将采用径向交会对接 。 这是一种什么技术 , 它又有什么特点?
焦维新:空间交会是一种轨道机动 。 在这个过程中 , 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轨道速度和位置矢量达到精确匹配 。 根据需要 , 交会以后再进行对接和停靠 。 我们航天器中气闸舱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有多个接口 , 所以空间交会一般有三种方式 。 第一种是V向对接 ,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前后的对接 , 这种对接方式用得最普遍 。 第二种是径向对接 , 径向交会是从下往上对接 。 第三种是Z向对接 , 这项对接实际就是侧向对接 , 与左右的对接口对接 。
径向交会对接 , 它是追逐器沿着它的径向矢量 , 在目标航天器的下方向上方运动 , 从下至上 , 追击者发射径向推进器接近目标 。 比如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下边 , 离空间站还有一定的距离 , 那就要靠发动机点火慢慢上升 , 但不光是直接往上升 , 还要水平移动 。 因为太空中的空间站也是水平移动的 , 不是固定的 。 实际上就是要以径向的方式 , 垂直向上 , 从下面和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 这项技术的难度很大 ,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在太空中验证过 。 这种方式主要是神舟飞船为今后航天员返回空间站而设置的 , 当航天员乘组轮换时 , 就会有两艘飞船去对接空间站 , 而这种对接方式完善了进驻空间站的通道和手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