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文章图片

新华社酒泉10月14日电 题: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李国利、黎云、占康
13年前 , 他迈出了中国人在浩渺太空中的第一步 。 那清逸飘然的一步 , 至今仍清晰烙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坎里 。 13年后 , 航天英雄再出征 , 他说 , 一切仍从零开始 。
8年前 , 她在400公里的太空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 那“飞天梦永不失重 , 科学梦张力无限”的话语 , 让无数个孩子从此喜欢上了航天 。 8年后 , “太空教师”再出征 , 她说 , 愿意再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 , 去开启新的探索 。
5年前 , 他成为首位在公众视野亮相的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 。 在那黑暗、陌生的意大利撒丁岛洞穴里 , 凭着优秀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征服了绵延数十公里的地下世界 , 赢得了国际同行赞誉 。 5年后 , “入得了地”的他首次出征 , 他说 , 心里虽有些许忐忑 , 但对任务充满信心和期待 。
2021年10月14日下午 , 他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正式亮相 。 10月16日0时23分 , 他们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出征 , 向着太空、向着天宫 。
他们 , 就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
翟志刚: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
岁月 , 看上去并没有在特级航天员翟志刚身上留下痕迹 。 笑容依旧 , 诙谐依旧 。
2008年9月27日 , 他迈出了中国人在茫茫太空中的第一步 , 成为首位太空行走的中国人 。 13年后 , 他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率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征战太空 。
“飞行是我的职业 , 也是我的使命 。 ”55岁的翟志刚说 , “对于我来说 , 从来没有停歇的脚步 , 只有奋进的号角 。 ”
1966年10月 , 翟志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一个小乡村 , 家里兄弟姊妹多 , 父亲长年卧病在床 , 是目不识丁的母亲卖炒瓜子换钱供他完成学业 。
之后多年间 , 无论是参加空军招飞还是航天员初选 , 无论是空中训练遇到险情还是连续两次错过飞天的机遇……正是少年时代饱尝的艰辛 , 让翟志刚从不言苦累 , 更不言放弃 。
2008年初 , 翟志刚如愿入选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 , 并于9月25日21时10分开始了飞天之旅 。 两天后 , 他穿上“飞天”舱外航天服准备漫步太空时 , 舱门却怎么也打不开 。 用力拉了3次 , 舱门却丝毫没有反应 。 用辅助工具撬了2次 , 每次舱门刚打开一点缝隙 , 残留的气压就会把舱门紧紧压住 。 最后 , 他拼尽全身力气 , 用力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 。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 , 翟志刚挥动鲜艳的国旗向祖国报告:“神舟七号已出舱 , 身体感觉良好 , 向全国人民、向世界人民问候 。 ”
2008年 , 他随团访问香港 。 一名小学生问他:“去太空的时候 , 怕不怕死?”当时他这样回答:“怕死 。 但打开舱门的那一刻 , 我没有考虑过生死 , 也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生死考验 。 那一刻 , 心里只有任务 。 ”
这 , 也正是每一名中国航天员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最本能的反应 。
神七任务结束后 , 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 成了一名公众人物 。 但他深知 , 是千千万万航天人铺就了飞天之路 , “身体会失重 , 但心灵永不失重” 。 为此 , 他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 , 一切从头开始继续准备飞天的工作 。
凡是过去 , 皆为序章 。 多年来 , 他仍日复一日地训练 , 一次次接受挑选 。 如今年过半百 , 翟志刚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