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古装的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见皇帝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高高在上 。我国经历了三千年的封建王朝,关于帝王冠冕的形制自古已有 。帝王的打扮与众不同,非常引人注目,而且在不同的时代头上戴的也不一样,秦汉的梁冠,明代的翼善冠,清人的顶戴花翎,都各有特色 。
这些帽子除了能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还蕴含了一些寓意 。古代帝王的皇冠是不能随便戴的,其中都有什么讲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帝王的皇冠都有哪些讲究呢?

文章插图
什么是冠冕冠者,礼之始也 。我们称中国为礼仪之邦,我们的老祖宗对这些有很多的讲究 。古代的服饰礼仪制度流传很久,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也有着很多的内涵 。人穿戴整齐之后,最高的部分就是帽饰,古人们将它称为首服 。
《礼记》说冠是礼仪的开始,它在整套服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古代区分官员和百姓等级的一个方式,也是体现统治者等级的有效方法,所以古代的君王也非常重视头部装饰,这种上层穿戴的帽饰,被称为冠冕 。
“冠,弁冕之总名也;冕,大夫以上冠也 。”
《说文》中专门指出:冠,就是指帽子;冕,则代表尊崇的地位 。相传黄帝为了标识统治者的权力地位,发明了这种帽饰,后来随着古代礼教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装制度 。
在古代只有士人才可以加冠,平民成年后则只能戴巾不能加冠,所以,冠本身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东汉之后,冠冕就发展成了官员的专用品了 。
《释名》中写道:“祭服曰冕,冕犹俛也” 。也就是说冕虽然代表了地位,但并不是在平时穿的,而是主要用在祭祀、庆典这种场合 。

文章插图
帝王冠冕的形制和包含的寓意【皇冠有什么风水寓意】君王的冠冕的主要构件是冕延和冕旒 。延,帽子上面的那块板,也称冕板,冕板长七尺,宽一尺二寸,在冠的上面,一般是前面圆,后边方,旒则是在延两端的珠帘 。
“天子以五采藻为旒,旒十有二 。”
这一排珠帘,通常是用五彩丝线穿珠玉串连而成,也称作玉藻,除了材质,它的数量也很有讲究 。在周时,规定天子用的是白玉十二旒,诸侯用青玉九尺,上大夫有七个,下大夫有五个,均用黑玉 。晋朝时皇帝的冕有十二旒,太子的冕有九旒,三公为八旒,剩下的诸位大臣都是六旒 。虽然不同时期规定有一些差距,但是皇帝戴的都是十二旒 。
东汉时期冕旒上的珠帘都是使用使用真白玉珠,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开始改用珊瑚珠,西晋沿用魏制,而东晋时期由于缺乏珠玉,用翡翠珊瑚杂珠制作冕旒,东晋时期成帝改用白璇玉 。
除了冕延和冕旒,上面还有缨、紞、它三个部分 。缨是指冕板左右两边垂落的红色绳子;纩是挂在舌头上的玉,用来挡住耳朵,也称为瑱;这是一种丝制线绳,是配合箔绳子使用的 。冠冕能固定在头上依靠的玉钵玉钵,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也就耳耳 。
带着这种帽饰,会遮挡人的视线,堵塞人的耳朵,那为什么还要这么设计呢?有两个说法 。
“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
这句话是东方朔说的,表示皇帝需要保持威仪,以身作则,必须要兼听公正,时时正身 。而珠帘就可以提醒着皇帝要时刻端正身体,前后的珍珠帘也是为了让皇帝眼明,对待臣子要宽容,不对他人一时的疏忽而过分苛责 。隔着帘子看人,不需要总是追求明察秋毫,那样对于执政并没有好处 。
- 牌坊大门的风水作用 风水门楼与门路的区别是什么
- 阳台种莲花有什么风水 莲花池的风水作用
- 人工饲养娃娃鱼吃什么东西 娃娃鱼吃什么的东西
- 惠氏启赋有几个系列 惠氏启赋官网首页
- 蹈的组词是什么呢 蹈的蹈还有什么组词
- 竹炭可以用来种花吗 竹炭颗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 雅思5.5相当于大学英语几级 雅思7分相当于英语几级?是什么水平?
- 北大资源是什么学校 北大资源学院属于几本
- 有什么好的找工作网站 找工作都有哪些网站找
- 中国男士钱包十大名牌 男士钱包什么牌子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