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10月16日0时23分(北京时间 , 下同) ,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 , 于10月16日6时56分 ,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 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 10月16日9时58分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 后续 , 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
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 , 将分别开启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舱门 , 进一步开展再生生保、在轨维修等技术验证和应用 , 转移物资和废弃物 , 视情进行出舱活动 。 驻留期间 , 还将择机利用天舟二号进行机械臂转位验证试验 。 航天员驻留180天后返回地面 , 任务结束后全系统完成评估 , 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 这意味着“太空出差”三人组将在空间站里过春节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 。 此次飞行 , 它将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所需的最后几项关键技术 , 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
文章图片
按程序完成各项工作后 , 翟志刚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 ,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9时58分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 图文来源:央视 , 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号
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多个首次 , 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 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 , 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 ,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
文章图片
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 , 并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的画面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田定宇 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
早在航天事业起步之初 , 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就认识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空间站必须走出的关键一步 , 并将其确定为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要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
自4月份以来 , 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造任务的5次发射 , 其中包括被称为“太空母港”的天和核心舱 , 派出两位“太空快递小哥”派送物资 , 安排两批共6名航天员“出差”外太空 。 后续 , 我国还将实施2次空间站舱段的发射、以及多艘飞船的发射任务 。
要想搭建起“太空城堡” , 被称为“太空之吻”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至关重要 ,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下称“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则是实现对接的核心 。
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介绍 , 在我国空间站任务中 , 所有对接机构(包括天和核心舱在内的3个舱段与后续每一艘飞船的对接机构)都是由八院研制 。
从2011年首次亮相至今 , “太空之吻”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 。 十年间 , 我国共成功实施15次(含神13)精准可靠对接 , 经历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自动到手控、从几天到6.5小时、从轴向对接到径向对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