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征寰宇——专访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之叶光富( 二 )


高三时 , 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他所在的学校 。 从小就梦想飞行的他怦然心动 , 但50元的路途与餐旅费让他望而却步 。 母亲得知后 , 坚定地说:“去吧 , 钱我来想办法!”于是 , 母亲东拼西凑借了50元让他报了名 。 当被录取的消息辗转到他家时 , 叶光富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 连让姐姐掐他几下试试 。
带着家人的期望 , 叶光富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 不到两年的时间 , 他面临的是一轮全新的挑战 。 既要学完相当于大学四年的理论课程 , 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军事素质训练以及飞行员的专业训练等 。
但对他来说 , 飞行学院生活最刻骨铭心的一课 , 是让他认识到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 有次 , 学院组织学员队挖掘光缆沟 , 半途遇到“拦路虎” 。 某段光缆沟所在位置靠近水域 , 且不断往里渗水 , 需要跳进齐胸的水里进行抢挖 。 当时的长春已是深秋 , 水温也就数摄氏度左右 。 学员队挑出十几个精兵强将成立攻坚队 , 叶光富首当其冲 。 他一梗脖子跳了下去 , 冰冷的水冻得他上下牙直打架 。 他也顾不上想太多 , 抢挖光缆沟要紧 。 每人轮番下了三四轮 , 成功完成了任务 。 叶光富也因此获得了嘉奖 。
千锤百炼 , 初心不改
“从当飞行员起 , 我就热爱飞行 。 ”叶光富说 。
抬好前轮、离地、看好地面、收起落架、保持好上升状态、转弯……提起第一次飞上蓝天的情形 , 他历历在目 。 经过前期大量的地面训练 , 他如行云流水般完成一系列操作 。 等驾驶飞机穿越云层后 , 叶光富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 只见他在蓝天白云间穿梭 , 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 , 他的脑海里顿时回想起这句歌词:“水兵爱大海 , 骑兵爱草原 。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 。 ”
在担任飞行员期间 , 叶光富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能 。 某次 , 他驾驶战斗机返回过程中 , 遭遇浓雾 , 加上当时是逆光方向着陆 , 几乎看不见跑道 。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 , 他不慌不忙 , 沉着应对 , 严格按照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 在与指挥员的密切配合下 , 调转机头 , 逆向着陆 , 飞机滑出完美的曲线 , 不偏不倚地落在跑道上 。 那次 , 团领导给予高度评价 。
2000年 , 叶光富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 , 10年间 , 由于工作需要 , 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 。 辗转了多个省份 , 改装飞行过5种机型 。 这对他是个不小的挑战 , 每换一种机型 , 每换一个单位 , 就得重新清零 , 从头学起 。 “可是无论到哪儿 , 我依然热爱飞行事业 , 依然热爱这片蓝天 。 ”
还记得 ,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时 , 叶光富积极报名 , 他渴望飞向更深邃的太空 。 首批航天员李庆龙作为考核小组成员之一到叶光富的单位走访时 , 他翻看叶光富的履历后 , 称赞道:“经历频繁调动依旧初心不改 , 热爱飞行 , 他一定是个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 ”
心怀梦想的叶光富于2010年加入航天员队伍 。 虽说飞行员是最接近航天员的职业 , 天空和太空仅一字之差 , 但是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 , 却是像登天梯一般步步艰辛 。
除了要完成基础理论、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8大类上百门挑战身心极限的科目训练 , 以及严格而常态化的考试 , 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的煎熬和挑战 。
与飞行员常态化的飞行任务相比 , 航天员在职业生涯中只有两种状态 , 飞行和准备飞行 。 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飞行 , 甚至有的航天员 ,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没有实现飞天梦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