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刚:航天英雄再问苍穹

金秋十月 , 中国人再征寰宇 。
2021年10月16日 ,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 ,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到 , 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 挑战也是巨大的 。 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 , 三名航天员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信心满满!”
“我已出舱 , 感觉良好!”翟志刚穿着印有“飞天”字眼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 , 左手扶着舱外把手 , 右手挥动五星红旗 , 在深邃无垠的太空映衬下 , 显得格外壮美 。
——这一画面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脑海里 。
那是2008年9月27日 ,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 , 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 他也因此被誉为“太空漫步第一人” 。
13年后的今天 , 翟志刚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征战太空 。
翟志刚:航天英雄再问苍穹
文章图片

“重新归零 , 从头再来!”
神舟七号任务结束后 , 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 获“航天功勋奖章” 。
身体会失重 , 但心灵永不“失重” 。 返回地球 , 他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 , 一切从头开始 , 时刻为飞天准备着 。
有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 , 又过了知天命的年龄 , 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他的回答铿锵有力:“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 , 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 , 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 , 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如今 , 虽然年过半百 , 翟志刚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 近24年的航天生涯 , 让他深刻明白:每一次出征太空的机会有多不易 。
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 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 十年磨一剑的艰辛 , 让翟志刚刻骨铭心 。
鲜为人知的是 , 翟志刚先后作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 。 但数次备份 , 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 。 新的任务一旦开始 , 这名老将又要从零开始 , 面临新一轮选拔 。
日复一日地训练 , 一次次接受挑选 ,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答曰:“热爱!”
为飞行而生 , 而飞行也带给他荣耀和自豪 。
在这13年间 , 这个声名显赫的航天英雄一直在默默备战 , 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 , 工作有多难 , 学习有多难 , 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 , 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 。 ”翟志刚说 。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 , 翟志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新参加任务的航天员 , 即使有年轻人和他的意见发生冲突 , 这名老将也愿意在完成训练后 , 和年轻教员沟通想法 。
“这么多年以来 , 面对这些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已经无数次地完成过的训练 , 仍然要有像小学生一样的心态 , 这是很重要的 。 ”翟志刚说 。
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
在神舟七号出舱活动中 , 翟志刚“宁可回不去 , 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一番话 , 引发无数人的敬意 。
其实在飞天的背后 , 危险始终如影随形 。
在水槽训练期间 , 翟志刚遭遇了一次惊险 。 当时他沉到10米深的水下 , 气瓶意外漏气了 。
这时 , 如果航天员快速上升 , 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 现场监测的科研人员紧张起来 , 指挥潜水员配合翟志刚出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