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雅萌|随着希腊化的新建城市的增多,多元的文化渐渐形成( 二 )

  
  
除了体育竞技之外 , 铭文材料还保留了其他典型希腊式竞技活动的零星记载 。 如:“安条克人 , 克利奥多罗斯之子克利奥多罗斯 , 在彼奥提亚的狄斯皮斯赢得了诗词吟诵比赛的胜利”;又如 , 公元前2世纪 , 科斯岛的大医神节 , 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人利奥达马斯在基塔拉琴比赛中夺冠 。 既然这些希腊化新建城市的公民展现出来的面貌与传统的希腊人并无明显的差别 , 这显然说明 , 这些城市本身已具有相当成熟的希腊文化 。  
尽管希腊—马其顿裔人口在这些城市中并不占多数 , 但由于具有统治阶层的身份 , 希腊文化自然成为这些城市的主流文化 。 以塞琉西亚为例 , 结合文献和考古学的证据来看 , 自建城伊始至公元一世纪中叶 , 希腊文化都是这座城市的主流文化:第一 , 该城布局具有希波达姆斯式特征 , 西北-东南方向有两条平行的轴线 , 很可能分别是国王运河与商路 。 第二 , 它有希腊式的市场、剧场和体育馆 。  
第三 , 该城还出土了大量的希腊式钱币 , 以及表现希腊艺术主题的图案、雕像 。 希腊语是该城的官方语言 , 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可资证明 。 希腊—马其顿人自然很可能继续使用希腊语、坚持希腊生活方式 , 而非希腊的族群则必然要学习官方语言 , 效仿统治阶层的生活方式 , 这正是其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 。 由此可见 , 纵然建城之后城市的人口规模与构成上发生了剧变 , 但它仍“谨守建城者塞琉古的遗教” , 保持着鲜明的希腊式风格 。  
  
二、新建城市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地  
除此之外 , 希腊—马其顿人在异域中耳濡目染 , 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影响 。 不少希腊化城市中出现了当地神崇拜的现象 , 这些城市的居民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然也接受了这些宗教影响 。 一些侨居地中海世界的新建城市人在传统的希腊人世界仍不忘向东方神献祭 。 向叙利亚神献祭 , 这是此期希腊化城市公民最常见的献祭行为 。  
在这些新建城市中 , 希腊—马其顿人借鉴了所在地方的科技成果 , 例如塞琉西亚的存在也有利于希腊—马其顿人吸收巴比伦尼亚的天文学 , 借鉴巴比伦尼亚历法对马其顿历法加以改造 。 希腊化时期 , 东西方哲学、科学思想在希腊化城市交流融合 , 刺激了新思想的产生 , 各种希腊化哲学流派在这些城市生根发芽 。  
如公元前二世纪的天文学家塞琉古正是塞琉西亚人 , 是阿里斯塔克太阳中心论的忠实追随者 , 他在论证日心说时很有可能采纳了巴比伦尼亚地区天文观测成果 。 这足以证明塞琉西亚是希腊与巴比伦天文学知识的交融之地 。 因此 , 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是帝国强力推行的结果 , 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 。  
  
塞琉西亚作为帝国的政治中心 , 自然具有很大的魅力 , 吸引希腊裔的人口与非希腊的族群在此比邻而居 。 巴比伦的希腊居民是其重要人口来源之一 , 但肯定不是唯一来源 , 学界也普遍认同塞琉西亚的希腊—马其顿裔人口在城市中不占多数这一事实 。  
希腊—马其顿人自然很可能继续使用希腊语、坚持希腊生活方式 , 而非希腊的族群则必然要学习官方语言 , 效仿统治阶层的生活方式 , 这不仅是其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 , 也可能是希腊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吸引所致 。 因此 , 尽管希腊裔的移民很有可能无法在人口上占据多数 , 但是希腊文化是这座城市的主流文化 。  
当然 , 汇聚到此地的移民在融入城市的主体文化——希腊文化之时 ,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因素 , 如巴比伦、叙利亚、犹太文化 。 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是帝国强力推行的结果 , 而在自然、渐进中发生 。 正是在这样多元而又统一的人文背景之下 , 塞琉西亚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