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二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2.兔街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兔街乡,即1991年撤销原兔街乡、雨科乡、高原乡,合并建立的新兔街乡 。“兔街”是十二生肖地名,即逢兔日赶的街子 。民国时期设有兔街乡,1958年成立兔街人民公社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3.海拉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海拉乡,即1991年撤销原海拉乡、枧槽乡、新村乡,合并建立的新海拉乡 。“海拉”是彝语地名“海拉洛”的省写,汉译为海拉家居住的寨子 。1952年建立大鸦乡,1957年改为办事处,驻“海拉洛”,遂以“海拉”为名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4.岔河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岔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岔河乡、恰西乡、银厂乡、大寨乡、合并建立的新岔河乡 。“岔河”名称“因论河、坝口河流于此汇合”而得名 。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有收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岔河乡 。


5.黑土河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黑土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黑土河乡、新华乡、白磨乡,合并建立的新黑土河乡 。“黑土河”为彝语“侯吐烘”音变而来,意思是从草海边搬来的土目,迁入地又有一河,慢慢变音为“黑土河” 。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 。1953年建立黑姑乡,1963年更名为黑土河乡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6.金斗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金斗乡,即1991年撤销原金斗乡、黑泥乡、围帐乡、合并建立的新金斗乡 。“金斗之名,源于当地箐林掩荫,有一铺站,名箐头铺 。后由‘箐头铺’谐音变为‘金斗’” 。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金斗乡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7.哈喇河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哈喇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哈喇河乡、小米乡,合并建立的新哈喇河乡 。“哈喇”系彝语音译,意为回族居住的地方 。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61年合并小米、马脖管理区,改称哈喇河公社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8.斗古镇 。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斗古乡,即1991年撤销原斗古乡、关口乡、水塘乡合并建立的新斗古乡 。“斗古”系彝语“斗仆”谐音而来,即彝族“德斗”家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斗古镇坪子小学附近 。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斗古乡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四)最早的乡改镇 。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同意秀水、双龙、麻乍三个乡改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

1.秀水镇 。辖区范围为2013年前的秀水乡,即1991年撤销原秀水乡、清水乡合并建立的新秀水乡 。“秀水”名称“因境内中部坝子出水,水面常浮现有红锈,故称锈水,后改作秀水”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8年成立秀水人民公社 。

威宁牛棚镇 威宁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2.双龙镇 。辖区范围为2013年前的双龙乡,即1992年撤销原双龙乡、耿家乡、凉山乡合并建立的新双龙乡 。“双龙”是“双龙桥”的省写,在今双龙政府南6公里,旧时在杨旺河上游支流上河建有石桥,上刻双龙,在桥边赶集;民国时将“双龙桥”街子迁至姬家营,“姬家营”地名逐渐被淡忘;1996年双龙乡政府迁小平滩,增设小平滩集市,遂称姬家营为“老双龙” 。“双龙桥”作为村寨名和集市名,民国《威宁县志》均有收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8年改双潮乡为双龙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