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引热议:管理不应“一刀切”

  “逐步禁行”引争议 青年支招电动自行车管理

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引热议:管理不应“一刀切”

----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引热议:管理不应“一刀切”//---- //

  资料图:电动车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斌 摄

  近日 , 福州市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工作的通告》 , 《通告》指出 , 2024年以后 , 适时在城区三环路(含)以内道路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

  该《通告》一经发布 , 便引发热议 。 一方面 , 电动自行车以其便利性高、使用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不少居民的出行选择 。 另一方面 , 因部分产品质量低劣、出行事故易发 , 电动自行车也被不少人称作“马路杀手” , 成为不少地区城市管理的“痛点” 。

  事实上 , 在福州宣布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之前 , 针对电动自行车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已经逐步落地 。

  今年4月15日 , 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正式实施 。

  该《技术规范》不仅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和安全出台了规范 , 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地方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尚未实施登记上牌管理的省(区) , 要提请省(区)政府尽快建立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制度 。

  青年群体支持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吗?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 他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电动自行车管理不应“一刀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法学专业 常姚新宇

  对待有争议的问题 ,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 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 , 应该发挥其优势 , 电动自行车上路的问题也是如此 。

  目前 , 我们还不大可能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 , 达到人均一辆机动车的条件 , 电动自行车的诞生方便了不少人 , 其较低的出行成本也成为很多人上班、上学的首选交通工具 。

  同时 , 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不够发达 , 为了保障民生也不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道路上的机动车也越来越多 , 无论在大小城市 , 早高峰 , 晚高峰路上的拥堵情况也是愈发严重 , 而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能很好缓解这一交通堵塞问题 , 大大提高交通效率 , 方便人们日常出行 。

  此外 , 现在城市的市区物流大都依靠电动自行车 , 比如说外卖和快递的运送 , 电动自行车可以很好地走街串巷 , 方便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 由于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是电池提供动力 , 因此较为环保 , 较之汽车等能大大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

  其次 , 从法律层面进行分析 , 电动自行车上路 , 法律所要做的是解决 , 而不是“一刀切”式的禁止 , 所谓“堵不如疏”也是这个道理 。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 可以通过出台法律规定进行约束 , 例如 , 电动车必须进行登记 , 否则不能上路;还有对于超速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 等等 。 此外 , 还可以借鉴深圳的做法 , 对于城市道路进行相应改造 , 打造电动自行车的专属通道 , 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城市管理 , 也能使电动自行车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需求 。

  解决电动自行车争议 发展公共交通才能釜底抽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