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逐步禁行”引热议:管理不应“一刀切”( 二 )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徐浩睿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 由于速度快、驾驶技能不足 , 在道路上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 成为不少出行者眼中的“马路杀手”;在电动自行车的实际使用中 , 一些外卖或快递从业者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而频频引起的事故也应当引起管理者重视 。
我注意到 , 福州官方称 , 将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 ,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 , 积极推进公交与地铁融合发展 , 着力构建以“地铁为主、公交为辅 , 其他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 , 更好更多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
在我看来 , 在治理电动自行车的问题上 , 这样的方式值得点赞 。 在禁行的同时 , 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 , 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 这才是解决电动自行车问题的“治本之道” 。
“以禁代管”不可取 电动自行车管理切忌因噎废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 廖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电动自行车的不规范行驶不可避免地会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 因此 , 整治电动自行车是势在必行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式的管理 。
在我看来 , 在电动自行车出行争议的背后 , 除了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 , 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 如果因为目前存在的弊端而否定电动自行车的便民 , 岂非因噎废食?所以 , 应从多个环节入手 , 让电动自行车成为可供更多民众选择的安全出行方式 , 为城市出行创造一个更好的出行环境 。
合理分配城市路权 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华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罗小坚
在城区划分禁行区、限行区、准行区 , 允许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行业(送水、快递、外卖)驾驶 , 这与完全禁行相比 , 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
在我看来 , 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表象的背后 , 其实是严肃的城市路权的问题 。 相关部门更需花心思的是如何完善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的问题 , 而不是一刀切;相关生产者要在生产上严格把关 , 保证电动自行车的质量;总而言之 , 要尽量平衡好各方的利益 , 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
(文中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