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

文章插图
本 文 约 5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军事行动中的头等大事是不让敌人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而报界和广播界的头等大事则是尽可能扩大宣传 。”艾森豪威尔这句话看似是在说军事行动和新闻宣传两件事,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在美式战争状态下,军事行动与新闻宣传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

文章插图
带有艾森豪威尔头像的美元硬币 。摄影/John,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挥舞的大棒:美国新闻管制制度
“战时新闻政策”可追溯到16世纪的英国,在独立战争中为美国所沿袭,并在南北战争中逐渐趋于成熟 。为了应对南方邦联的挑战,北方的联邦政府迅速设置了由陆军主管的新闻检查制度,并要求所有战地记者在发稿前必须把稿件提交宪兵司令部批准 。
在这一制度的保驾护航下,陆军将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率北方精锐骑兵突袭亚特兰大,引发了一系列人道主义危机,却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提及 。当然,也有一些刺头需要剔除,比如《芝加哥日报》的主编威尔伯·斯托里,因为对《解放黑人宣言》大放厥词,一度被美国军方封了报馆 。不过,三天之后,林肯总统便原谅了他 。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

文章插图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美国内战局势图 。来源/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
如果说美国“战时新闻政策”在南北战争中还只是针对泄密和某些“不当”言论,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该项政策可被看作是美国政府全面管制新闻的滥觞 。1917年6月,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间谍法》(Espionage Act of 1917),明确规定:“凡故意制造企图干扰陆、海军军事行动的虚假报道或错误言论,以及企图在武装部队内部挑动不忠或妨碍征兵的,均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或监禁……”
《间谍法》为美国政府实施强制性的新闻检查提供了法律背书,却被美国邮政总局滥用,成了砍向国内左翼政党和反战团体的一把利刃 。以违反《间谍法》为由,美国邮政总局先后剥夺了美国境内各大德文报刊、美国左翼党派的机关报和工会刊物的邮寄权 。很多报纸甚至只是刊登几幅反战漫画,便被取消了邮寄权 。
《间谍法》实施后的很短时间内,全美便有44家报纸丧失了邮寄权 。美国政府并未就此满足,很快又根据《与敌贸易法》,对所有海外通讯的信件和电报进行强制检查 。随着1918年5月16日《煽动法》(Sedition Act of 1918)的出台,美国政府更有了将“对美国政府、其国旗或武装部队使用‘不忠、亵渎、粗俗或辱骂性的语言’,或导致其他人蔑视美国政府或其机构的”言论视为犯罪的法理基础,触犯该法令的人甚至将会被判处5到20年监禁 。
最终在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年多时间里,全美总计有877人因触犯《煽动法》被判有罪 。即便在战争结束后,相关法案依旧沿用至1921年,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将新闻分为危险的、可疑的和普通的三类,以实施差异化管理手段 。
信息巨兽:二战中的美国“战时新闻局”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对珍珠港发动空袭,已然跃跃欲试的美国政府终于有了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合理理由 。但战争初期,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境遇,为了不挫伤美国军民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士气,罗斯福开始采取更为严格的新闻管制措施 。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播报背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