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 运营商需要对现有的5G应用示范项目进行甄别 , 仔细分析是否有其他替代技术能够达到相同或者类似的效果 , 分析引入了5G之后效率是否得到大幅提升、效果是否得到大幅提升、成本是否得到大幅下降 。
真正的5G在哪里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的一座矿场 , 位置偏远 , 周围少有人烟 , 只有夜半几声狗吠 。 矿场内的设施三十年来几乎没有变过 , 数台矿车依然在运作 , 每台车配备几名司机 , 昼夜倒班 。
从2019年开始 , 5G大玩家们向这里靠拢 , 三家运营商、华为、中兴来到这里 , 用一年时间做出了一块5G试验田 。
和最初的想象截然不同 , 商用两年以后 , 在这些人口红利率先退潮的区域 , 5G得到了最踏实的应用 。
这座矿场属于包钢集团 , 一位包钢集团人士称 , 矿区有30个岗位指标 , 但今年只招到了3个年轻的矿卡司机 , 一些老旧工种是最先遭遇退潮的 , 急需要无人化生产 。
包钢集团希望做出一台无人驾驶矿车 , 可以远程操控、精准停靠、自动装卸 , 省去矿区的一部分司机 。 但要让操控过程中没有延时 , 必须有更高性能的网络支撑 , 5G恰好可以满足 。
今年2月 , 华为首次成立了“煤炭军团” , 规模200多人 , 是政企业务中人数最多的 , 战略上采用一种短链条的模式 , 这些人下沉到几乎所有煤炭大省 。
消费业务受阻后 , 华为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 , 将政企业务作为重点 , 而5G煤炭是华为运营商和政企业务的一个交集 。
上述中国移动筛选出的360个场景重点也包含很多矿区的应用 。
杨光表示 , 5G在全球主要有三个驱动 , 无人、少人化 , 精益生产 , 数字转型 , 中国市场主要是第一种 , 发达市场的需求主要是后两种 , 例如对供应链的大数据采集、对产线的自动化跟进 , 本质上是精益生产、柔性生产 。 这种方向上的差异 , 已经超出通信业自身 , 背后是不同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距 。
根据GSMA最新报告《全球移动趋势2021》 , 未来五年 , 电信运营商把制造、金融、零售、医疗、油气、农业和矿业视为连接服务以外最大驱动收入的七个行业 。 目前来看 , 在港口、矿山、油田、车间等场景的进展都比较顺利 。
中国5G也在轻工业和高端工业上进行了探索 。
华为方面称 , 在沿海一带 , 一些轻工业的龙头也试用了5G , 但自动化水平高、态度开放、能精益求精的企业并不多 , 更多的是野蛮生长的企业 , 大厂对数字化陌生 , 对5G也没有明确的认识 , 管理上还需要补很多的课 。 小厂还在应对大环境的冲击 , 挣扎在温饱线上 。
煤炭代表的重化工业则不同 , 一方面他们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比重 , 另一方面又逢转型之时 , 需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盘活传统产能 , 5G正好发生在转型的关键节点上 。 在使用5G技术上 , 大量的重化工企业的头部企业 , 有预算 , 也有实际的需求支撑5G落地 。
一位华为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 , 当下对于通信厂商 , 煤炭生意是非常有盈利前景的;以大集团为主且市场集中 , 从点到面 , 适合大规模复制 。 在基本确定方向后 , 各省分公司的战略 , 就是围绕着当地支柱产业去做 。
大规模落地的关键时期
杨光表示 , 2022年会是5G的关键之年 , 那些不计成本的“样板间”消失后 , 剩下的项目就看能不能实现商业化的运营 , 大规模复制 。
中国电信人士称 , 对筛选出的应用 , 运营商要把量做上去 , 通信的盈利在于规模效应 , 但5G的特点是长尾 , 试点中的5G是高度定制化的 。 下一步 , 运营商要归纳不同的行业 , 实现一套标准化的方案 , 至少要形成一个技术的组合 , 若客户有进一步的需求 , 就在组合基础上附加内容 。 如果允许 , 可以做成一套工业的流水线 , 甚至是OEM模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