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关键时刻:淘汰数千“样板间”项目后,哪些场景正在大规模推广?( 三 )


GSMA表示 , 当前 , 产业需要更成熟的行业模组和终端 。 中国发展TD-SCDMA和TD-LTE的经历证明了 , 只有终端的成熟和规模发展 , 才能促进成本的下降 , 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 。
在差异中寻求共性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GSMA对此表示 , 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 第一 , 要考虑对重点行业的5G典型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标准 , 第二则要考虑对通用于各行业的5G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标准 。 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基础 , 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规模化 。
内容不只是技术的标准 , 也有商业的 , 上述中国电信人士称 , 集团试过流量收费 , 但在传统企业中行不通 , 他们更愿意买设备 , 一次性的采购 。 这其中有观念和惯性的因素 , 不同地区企业接受的程度也不同 。 运营商自身对服务并不是很精通 , 未来 , 要向互联网的、一些更新锐的企业学习 。
协作与角色变化
这些面向“井下”的生意颇为复杂 。
一位华为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 一座封闭式的矿井 , 如果想进行改造 , 需要先采购大量的设备 , 通风机、采煤机 , 瓦斯探放、皮带输送 , 再将设备联网 , 要布基站 , 再将设备与通信模组集成 , 这一切要在下矿前完成 。 多方模拟井下环境 , 低温、辐射、大风 , 让设备适应和运转下来 , 最后下井部署 。 下井的时间不能过长 , 因为绝大部分矿井是昼夜不停的 。
这其中 , 网络、频谱需要依靠运营商;通信设备要定制 , 怎么把客户需求转化成技术 , 则更多靠华为等设备商;但是在终端应用上 , 没有当地的企业配合 , 谁也无法下井 , 往往长期服务煤炭的系统集成商才有井下资质 。
4G时代的链条相对简单 , 运营商向设备商采购基站、建设基站、向移动用户卖套餐即可 。 而5G的技术特性和应用场景决定了其落地需要运营商、设备商、系统集成商、企业用户的通力合作 。
从服务看 , 运营商和设备商提供ICT产品的设备和服务 , 包括网络、云、边缘机房 , 系统集成商要提供基础的硬件 , 包括采矿机、传感器、摄像头 。 如有另需 , 还要加入一些软件厂商 , 提供智慧挖矿软件、操作系统等 。
与4G不同 , 运营商并不再是唯一的核心角色 , 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 。
一位中国移动人士对采访人员称 , 过程中 , 运营商开始感到一种微妙的角色变化 , 5G的定制化需求非常高 , 需要根据工况、场景作出针对性地调整 , 这方面的能力 , 运营商是不如设备商的 , 甚至有些依赖设备商 。
一个现象是 , 和客户谈生意 , 签完合同之后运营商走了 , 客户会让设备商单独留下详谈 , 这个细节会让运营商有一种紧迫感 , 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
运营商在4G时代卖网络 , 让互联网、短视频公司赚取了流量的红利 , 它们被外界称为“管道生意” , 5G时代 , 移动市场饱和 , 行业红利减退 , 但另一边 , 中国5G基站数占全球70% , 背后主要是运营商的钱 , 2020年三家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超过3000亿元 , 运营商迫切需要从5G的政企市场赚钱 。
【5G应用关键时刻:淘汰数千“样板间”项目后,哪些场景正在大规模推广?】杨光表示 , 但是 , 2B和2C业务的不同是 , 它指向的是一个长尾市场 , 细碎零散 , 不同垂直行业有着高度定制化的需求 , 需要更灵活的商业 , 对服务商的技术能力要求也很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