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关键时刻:淘汰数千“样板间”项目后,哪些场景正在大规模推广?

5G应用关键时刻:淘汰数千“样板间”项目后,哪些场景正在大规模推广?
文章图片

(制图:肖利亚)
经济观察报 采访人员 沈怡然 在今年9月底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会上 , 华为把5G展台上的应用 , 从去年的十多个缩减到了四五个 。
一个5G VR线上演唱会项目被拿掉了 , 同时拿掉的还有一些被认为“潜力不足、不代表中国经济特色、过于小众的”项目 。
从扩散走向收敛 , 华为正从上百个行业中总结大规模复制的方法 , 而目前被认为具备复制条件的行业暂时只有四个 。
中国移动也从数千个项目中保留下来了360个 , 并计划明年再砍掉一些 。
今年以来 , 5G大玩家们正在将做过的项目大刀阔斧地砍掉 , 比如5G远程手术、5G音乐会 , 筛掉了那些小众、实操性差、成本过高的应用 , 留下数不多的几个行业作为重点 。
在商用两年之后 , 中国5G在数百个行业落地了数千个应用场景 , 5G的大玩家们——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一致认为 , 目前5G的应用就像“样板间” , 而下一步的工作是通过大规模推广和复制 , 打造出更多“商品房” 。
为此 , 5G大玩家潜入了矿山、港口、钢铁厂内 , 在更多偏远但足以支撑国计民生的行业 , 开始修建5G基站 。
留给大玩家的时间紧迫 , 按照政策目标 , 2023年 , 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35% 。
5G推广正在迎来关键的一年 , 大规模基建落地后 , 5G产业端应用能否铺开的关键落在了运营商、设备商身上 。
一位来自中国电信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样板间”的打造 , 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投资 , 但是政府的推动只到这一步 , 相当于为中国5G做了一次试验和广告 , 后面能不能盈利 , 能不能大规模推广 , 就要靠通信产业和更多的传统产业了 。
5G项目“大淘汰”
中国电信自拿到牌照以来 , 和近5000家客户建立了项目的关系 。 如今 , 中国电信集团从上千个项目中 , 保留360个项目作为重点 , 计划明年再砍掉一些 。
上述中国电信人士发现 , 很多试点和应用都在追求一种新闻效应 , 并不具备普适和推广性 。
例如办一场5G音乐会 , 看起来是个亮点 , 背后却需要几十个人保障网络 , 最终也没多卖出几张票 。 而利用5G传输高清音频、在线合奏 , 则简单可行地解决了因疫情导致音乐人无法现场排练的问题 。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曾公开表示 , 5G不是为了演示 , 而是为了使用 , 演示可以不惜代价 , 使用就需要考虑成本 。
5G在医疗的试点 , 也经历了大量筛选 。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卢清君表示 , 自商用开始 , 就与运营商、华为等展开探索 , 目前 , 分出了12大类适合采用5G的应用 , 包括移动查房、远程诊断、医疗影像等 。
“我们并没有把远程手术纳入其中 , 虽然这块备受期待 , 试点反响很好 , 但是 , 这是建立在运营商花了巨大代价保障的基础上 , 成本太高 , 不适合推广 。 ”卢清君称 。
一位华为人士对采访人员称 , 要砍掉潜力不足的 , 不代表中国经济特色、过于小众的 。 一些高端制造的用户 , 比如中国商飞 , 也采用了5G网络 , 建造了仿真实验室、自动化巡检 , 可以对标国际上波音、空客的制造水平 , 两年下来已经商用 。 这些高端制造企业的应用已经达到了工业3.0、4.0的水平 , 但是 , 在中国的基数太小 。 此后 , 华为并没有对此分配更多的资源 。
StrategyAnalytics无线分析师杨光表示 , 中国5G发展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 , 属于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 。 做个比喻 , 中国是先把路修好 , 再等车过来 。 基础设施先行带来一个问题是 , 运营商从消费者市场获取的收益还有很长的爬坡曲线 , 也就更有动力去探索其他行业的市场 。 但是 , 最开始 , 通信业并不知道5G究竟能用在哪 , 只能广撒网 , 把能想象到的行业都试一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