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PCEVA评测过很多固态硬盘 , 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在测试结束后就会离开评测室 。 当然也有一些“幸运儿”会被留用下来 , 参与到各种测试和应用当中 。 今年4月初评测的致钛PC005 Active 1TB目前写入量已经达到300TBW了 , 我们来看看它是否“老当益壮”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CrystalDiskInfo按照1024进制来显示主机写入量 , 如果按存储行业通行的1000进制来计算的话 , 下图中SSD写入的数据量已经超过305TBW 。 致钛PC005 Active 1TB的标称写入耐久度为640TBW , 305TB写入大致相当于已近中年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作为测试样品 , 我们对PC005 Active的使用强度是很高的 , 很多家庭用户等到5年质保期结束也写入不了如此多的数据 。 从SMART信息给出的健康度信息来看 , 这块致钛固态硬盘还能用很久 。
今天我们将这块“盘到中年”的致钛PC005 Active进行一次“体检” , 顺便在HWiNFO64的帮助下测试重负载使用情况的散热和性能 。 测试平台和4月初评测时相同 , 均为酷睿i9-9900K和Z390主板 , 致钛PC005 Active通过PCIe转接卡连接到CPU直连通道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中年体检:
人到中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小毛病 , 那么写入305TB之后的致钛PC005 Active 1TB固态硬盘是否“雄风依旧”?从CrystalDiskMark测速结果来看 , 致钛PC005 Active性能保持的很不错: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HDTune文件基准测试结果显示 , 致钛PC005 Active的SLC缓存容量依然是10GB左右 。 虽然缓存容量不大 , 但释放算法比较积极 , 在日常家用中很少会遇到缓存写爆的情况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305TB写入后的致钛PC005 Active在PCMark 8存储性能测试得分5084 , 同全新状态时的成绩相同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披挂再上阵:
既然性能上没有问题 , 接下来就要加练一些更高难度的项目了:满负荷压力测试 。 我们为致钛PC005 Active准备了两副“战甲” 。 第一个是比较常见的三明治结构 , 正面有一中等厚度的立体金属散热片、背面是一张平面金属散热片 , 二者通过金属卡扣结合 , 将SSD夹在中间: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第二个是在购买SSD的时候一些淘宝商家会直接赠送的简易散热片 , 它只有一块 , 并且厚度比较薄 , 通过橡皮筋固定在SSD上 。 这种散热片成本比较低 , 绑带长期使用后容易老化导致散热片脱落 , 优点是空间兼容性比较好:很多M.2插槽底部高度有限制 , 上图中的那种三明治散热片就无法安装 , 只能使用下图中的简易散热片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温度压力测试方法的跟过去一样 , 采用IOMeter顺序读取的方式进行 。 理论上SSD在全速写入时的功耗可能比读取时更高 , 但写入测试的压力并非恒定 , SLC缓存用尽之后写入速度相对较慢 , 压力有可能反不如全速读取时高 。
SSD的中年体检:致钛PC005 Active 305TBW写入后复查
文章图片

在27度室温、未安装散热片的初始状态下 , 满载测试开始52秒后致钛PC005 Active温度读数达到70度 , 首次发生限速 。 限速23秒后温度被控制到66度以内 , 限速解除 。 但6秒后温度再次达到70度 , 温度管理机制再次介入 , 此后的测试过程中温度在68度到70度之间波动 , 未达到限速解除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