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历史文化 冀州市风水( 三 )




十几年来 , 笔者通过走访冀州的名村古居 , 力图寻找、发现和摄影留存即将消失村庄昔日的容颜 。上世纪九十年代 , 狄家庄村民桂增建家的那处秦砖汉瓦的北屋 , 起脊抱厦、楔卯结构、五级台阶、高门槛、宽门框、花棂窗扇 , 四处彰显着浓郁的古风古韵 。2004年 , 笔者在搜集《冀州名村名镇》文史资料时故地重访 , 却不能用古韵犹存来记述了 。
让我们再移步松篱村王庆恩家那座清代年间的古门楼前 , 与它静静地对视 , 从那几度枯黄又重生的萋草中亦能发现一些古建筑的精致和这个村庄曾经的辉煌(宅主常年在外) 。又如:千年古村里的“京南第一庙”、“州西第一寨”里的大教堂、小庙村里的“忠义祠”、董学村里的“毛公钓鱼台”等 。

冀州历史文化 冀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 , 村庄消失的原因:一是战乱和自然灾害 。二是合村并镇 。三是城镇化建设吸引新生代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大量农民工涌城以及城乡户籍鸿沟而产生的困境的尴尬等因素 。四是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文明的社会转型的冲击和人们对村落文化的漠视等也是村庄消失的根源 。(杨万宁 陈振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