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三 )


上文曾提及疫情期间直到现在 , 国内旅游的总体趋势是“周边强 , 长线弱” 。 同程艺龙针对这样的变化推出IP“48小时”;携程称瞄准低线城市的短途周边游 , 是下一阶段的发力重点;飞猪搞起了“香气直播” , 岷江村当地的民宿也登上了飞猪逛吃团的直播页 。
下沉市场 , 固然是一块有潜力的市场 , 难度同样很高 。
第一 , 低线城市人群更倾向于“看得到、摸得着”的服务 。
在低线城市存在大量小规模旅行社 , 他们招揽本地人做市场 , 而组团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
对有旅游需求的人来说 , 说着本地方言的工作人员或者朋友的亲戚比网络上的图片文字 , 天然更容易获得人的信任 。 比如携程也有线下门店 , 但在小城市的品牌力不及高线城市 。
第二 , 低线城市用户需要有配套的资源 。
整合供给侧的一些资源 , OTA们驾轻就熟 , 比如酒店 。 低线城市的酒店 , 美团比携程更有优势 。 外卖业务是美团的基本盘 , 旅游是携程的核心 , 从疫情彻底消散前的业绩考虑 , 携程在低端酒店或许会与美团有一战 。
另一些方面则有自己的不足 , 比如整合景点资源 。
低线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分散 , 非标化程度高 。 尤其是新一代消费群体接触的信息多 , 审美个性化 , 原生态的小众景点更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
在发现、发掘和宣传小众景点带动消费的能力上 , OTA们又远不如抖音和小红书 。
此外 , 交通上看 , 连接县城与县城、乡村之间的客车运输 , 非常分散 , OTA们需要更多的研发和数据来支撑线上化的推进 。
第三 , 短途周边游本身客单价较低 , OTA们能获得酒店佣金也低 , 必须靠提高出行人次 , 而周边游又有辐射半径 , 所以不易做大规模 。
下沉市场的旅游服务 , 不只是车票、住宿 , 而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

在线旅游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文章图片
图3/3

<1>《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产业全景图谱》;
<2>《携程、同程的交叉与分岔:藏在OTA年报里的7个核心细节》 , 执惠;
<3>《国内在线旅游龙头 , 良性供需生态构筑经营壁垒 , 下沉+出海寻未来成长空间》 , 安信证券;
<4>《深度复盘OTA龙头 , 蛛网式布局迈入全球化》 , 平安证券;
<5>《后疫情时代OTA行业变局 , “机票盲盒”是星星之火? 》钛媒体;
<6>《携程、美团:高星级酒店“战事再起”》 , 经理人杂志;
<7>《后疫情时代 , OTA如何走向复苏之路?》 , 中国民航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