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该“买房”,还是“捂住钱包”?马云、任正非不谋而合( 三 )
为什么必须调控?因为今天人均住房已经 39 平米 , 一线城市均价已经 5 +万了 , 二三线城市也步入3+万水平了 。 再不调控 , 不管是对所有买房人也好 , 国民经济也好 , 政府也好 , 都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压力 。 社科院报告也披露了:房地产对经济的挤压效应已经显现出来了 。
\n\n
其次 , 国家对房地产的定位有了明确变化:过去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得力推手 , 但7.30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 , 未来“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了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 国家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 房地产这个发动机要被闭缸熄火了 , 经济发展要“换动力”了 。 侧面也反映出了 , 房地产确实郁积太深 , 的确到了该休养生息自我修复的阶段了 。
\n再者 ,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车道发展之后 , 国人的钱包被房子彻底掏空了 。 统计数据显示 , 中国贷款买房的家庭大约有2亿户 , 单算家里的主力“还贷”者 , 房奴人数应该有4亿多 。 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债务与收入的比率)在1996年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仅为3% , 到了2008年提高到18% , 但是截至2017年底 , 这一数值高达56% , 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 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总额达到37.6万亿元 , 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 。
\n一句话总结就是 , 杠杆不能再加了 , 尤其是住户部门的住房贷款 , 更不能再肆无忌惮加了 。 否则真的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大局的安稳 。 至此 , 大家应该也能看明白 , 为什么今年信贷环境一直在收紧 , 尤其是开发商融资、投资炒房的资金来源监管 , 其根本目的 , 就是严防死守资金流入楼市 , 稳定金融大局 。
\n\n
很多人说 , 我看不懂这些宏观的分析 , 你就直接说房价未来会如何走吧 。 那我们就直接说结论:未来楼市分化会更加严重 , 马云和任正非说的都会得到应验 , 尤其是“房如葱”也会在很多城市上演 。 原因很简单 , 城市化进程实质上是人口迁移的过程 , 房地产能不能发展 , 房价能不能继续上涨 , 本质上是人为推动的游戏 。 没有人的城市就意味着没有一切 , 生产制造 , 消费建设 , 娱乐休闲等等都不存在 , 那这里的房地产也就毫无价值 , 看看鹤岗、乳山、玉门 , 就知道了 。
\n那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彻底失去投资价值了呢?房价彻底熄火了呢?当然不是!与“房如葱”并列存在的是特大、超级城市的持续繁荣发展 , 因为这里有人口、有产业、有资源、有资金 , 这些都是支撑房地产的重要因素 。 虽然当下调控重压 , 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房价已经两年多没涨了 , 甚至有明显回调 , 但是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它价格高的现实 , 政策只是暂时的压制需求 , 需求并不会消失 , 所以从这点来看 , 未来这些城市的房产还是兼具投资价值的 。
\n\n
每个人都要认清的现实是 , 房地产普遍造富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 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经验”来买房 , “高杠杆”炒房更是不可取 , 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 对于买房自住的刚需更是如此 , 未来5年不管房价涨跌 , 买房的最大考量是 , 自身是否有需求 , 其次才是时机的选择 。 当然 , 话说回来 , 对于刚需来说 , 最好的时机永远是昨天 , 因为你没有资金优势 , 所以不管到任何时候 , 你都占不到房价的便宜 。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里” , 这里没有绝对的公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