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怎么解决 转氨酶低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转氨酶偏高怎么解决 转氨酶低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文章插图

血清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中 , 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 。
正常情况下 , 血清中的转氨酶含量很低 。当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血清中的转氨酶会明显升高 , 临床上常将血清转氨酶作为筛查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 。
但对于转氨酶大家常存在以下常见的误区 。
【转氨酶偏高怎么解决 转氨酶低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01
肝功能=转氨酶?


一提到肝功能人们会把它等同于转氨酶 , 认为转氨酶正常肝功能就正常 。转氨酶只是其中一项 , 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反应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 。


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 。


02
转氨酶水平高低=肝脏损伤程度的高低?


大多数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氨酶(ALT 和 AST)升高的水平与肝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 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患者中转氨酶(ALT 和 AST)水平的高低则不能真实反映其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 。


临床上约 33.3% 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 在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水平正常 , 但其肝细胞受损却呈进行性发展;各种原因的肝硬化患者 , 无论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 , 其转氨酶水平也可表现为正常;肝衰竭的患者可出现「胆酶分离」的现象 , 即血清转氨酶可能表现为正常 , 而胆红素却持续上升 。可见 , 仅仅根据血清转氨酶水平的高低评价肝细胞损害状态是不合理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