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搜题变为答疑之后

拍照搜题变为答疑之后
文章图片

导语
双减政策对拍照搜题予以严厉否定 , 各大玩家不断迭代产品 , 希望能够顺利获得监管放行 。 目前主要迭代方向是将拍照搜题变为视频答疑 , 重新构建交付逻辑 。 一些玩家开始尝试家长模式 , 但是将面临高昂成本压力 。
一、视频答疑成为拍照搜题转型方案
鲸媒体发现 , 行业里两大主要玩家均选择视频答疑作为拍照搜题转型方案 。
在政策监管之下 , 一个时代也不会轻易结束 。
为了防止巨额流量因政策而出现真空 , 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 , 试图寻找出一种合规且合适的方式来承接由于双减政策对拍搜的彻底否定而溢出的需求 。
合规是指 , 符合双减政策中“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规定 。
合适是指 , 充分考虑到用户此前长期使用拍照搜题的行为 , 尽量不延长、不复杂用户解决不会做题、不想做题需求的行为路径 , 让用户依然能快速定位题目 , 通过某种形式给到用户非文本答案 , 满足诉求 。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指出 , 今年底之前 , 如果拍照搜题玩家无法交出令北京市教委满意的方案 , 拍搜工具将迎来下架结局 。 “也就是说 , 之后能够上线的方案必须经过北京市教委点头同意 。 ”
【拍照搜题变为答疑之后】“这一尺度其实非常难拿捏 , 企业既要兼顾商业 , 也要兼顾学生 , 还要合规 。 不仅是企业很难 , 监管部门也很难 。 ”某教育公司高管认为 。
作业帮的现行方案是 , 用户使用“搜索答疑”“作品批改”功能后 , 出现视频讲解 。 小猿答疑采用了同样方案 。
此前的文本解析变为视频讲解 , 直接交付答案的逻辑也由此变成了交付讲解的逻辑 。
显然 , 这与双减政策精神是高度符合的 。
在舆论看来这可能是功能迭代 , 但是在行业看来 , 这是很大的进步 。
由于视频讲解并不能够对应到每道试题 , 因此用户获得的“视频”可能是“原题视频” , 也可能是“同类题视频” 。
如果连“同类题视频”都没有 , 那么会提供文本解析 。
鲸媒体在测试几大拍照搜题APP时也遇到了出现文本解析的情形 。
这种情况存在于当前的过渡时期 , 情有可原 。
对于教育科技公司来说 , 向用户交付视频解答比交付文本解答成本要高得多 。 面对以亿为单位的题库来说 , 要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视频 , 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远远比财力高很多 。
受到交付形态变迁的影响 , 用户在使用视频答疑时 , 需要付费 。
这在双减之前就已经在实行 , 只不过双减之后各家都加大了商业化力度 。
作业帮共有3个可选VIP付费套餐 , 分别是:1个月(20元 , 送酷狗音乐月卡)、3个月(56元 , 送酷狗音乐季卡)、12个月(198元) 。
小猿答疑有6个可选VIP付费套餐 , 分别是:连续包月(首月8元、次月15元)、连续包季(35元)、1年(198元)、连续包年(178元)、1个月(30元)、3个月(58元) 。
目前小猿答疑正在做“VIP免费领取”活动 , 为视频讲解更好商业化在做铺垫 。
新用户可以免费领取30天小猿答疑VIP , 已开通VIP用户领取后可自动延长VIP有效期30天 。
而用户端对“答疑”的态度也可以从以下细节窥探一斑:
8月末、9月初 , 网络上曾出现大量对“无法拍照搜题”的不理解 。
在拍照搜题工具变为视频答疑之后 , 用户在微博、小红书上的抱怨声音小了很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