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51.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答:(1)在绝大部分地区 ,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 , 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会比较高 , 随着中心城市向外围延伸 , 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
(2)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对中心地模式中市场区的大小发生重大影响 。
(3)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城市附近 , 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大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 , 较小的市场区面积就能够满足企业的较高销售量的需求 。
(4)因此 , 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 。
52.城市的测度
答: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 , 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如下几类 。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5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54.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答:(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
5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答:(1)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①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②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③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2)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①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②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③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6.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
答:第一 , 州际协调 。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 , 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 。
第二 , 法制管理 。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 。
第三 , 市场机制 。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 , 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
57.城镇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答:(1)关联性 。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
(2)整体性 。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 , 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问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联结 。
(3)层次性 。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
58.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答:(1)纯自然资源型 。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 , 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
- 考研的专业有哪些 考研科目有哪些
- 考研470分是什么水平 考研满分多少啊
- 考研报名证件照 考研证件照要求在哪看
- 考研数学推荐资料书 考研数学参考书目
- 考研要多少分才能考上 一般考研多少分能考上985
- 考研现场确认需要准备什么 考研现场确认需要带啥
- 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
- 专科两年后考研究生吗 专科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 考研线上课程 考研课程有哪些
- 会计专业考研学校 会计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