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区域经济学热门吗 区域经济学考研学校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1.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答:是指在城镇体系中 , 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
增加而减少 。


2. 配第·克拉克定律
答: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 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 ,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3. 恩格尔系数
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 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


4. 工业赶超战略
答: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 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


5. 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答: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 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 。


6. 技术贸易
答:是指以贸易的方式使技术在地区之间转让的过程 。


7. 投资环境
答: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 , 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


8. 经济区
答: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


9. 纯粹的劳务贸易
答: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 , 通过为对方提供
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


10.国家创新系统
答: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 , 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具体的国家制度 。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是指在区域开放的前提下 , 各地区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状态和过程 。


12.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答:其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 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 , 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 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13.人力资源
答: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


14.雁行形态说
答:该学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 。他认为 , 在产业发展方面 , 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 , 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 。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飞翔 , 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


15.进口替代战略
答: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 , 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 , 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


16.核心区
答: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 。


17.出口剩余理论
答: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 , 就有剩余产品 , 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 , 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