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区域经济学热门吗 区域经济学考研学校( 五 )




2. 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答:1985年 , 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 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 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 ,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 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 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


3. 地区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答:(1)地域性(2)继承性(3)动态性


4.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 , 需耗费巨额投资 。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
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 , 二是维修和保养状况 。
(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 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


5.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答:(1)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 , 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 , 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2)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 , 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 , 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


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答:(1)总目标
①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
②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人均量 , 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人均值的增长速度 。
②工农业总产值 。工农业总产值的总量、人均量 , 工农业总产量、人均量的
增长速度 。
③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总量、人均量 , 财政收入总量、人均量的增长速度 。
④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
⑤人口 。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速度 。
(3)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①分阶段目标
②分区域目标
③分产业目标


7.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答:(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 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 , 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 , 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 , 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 , 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 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