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抗糖丸…90后养生焦虑推动保健品新一波崛起( 二 )

  业内人士认为 , 年轻消费者在保健品方面的需求与中老年人存在明显差异 , 年轻人更讲求科学 , 也更注重营养品的补给效率 。 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老年人也大不相同 , 年轻人将保健品视作为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产品 , 年轻人在设计、理念方面也更加挑剔 。 “保健品牌在渠道铺设、人群定位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上都与传统的保健品营销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 。 ”该业内人士介绍 。

  从代言人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保健品公司想方设法捆绑住年轻消费群体 , 从中老年影星迅速改为青年演员或网络红人便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 比如美国老牌保健品自然之宝2013~2015年间先后启用了金秀贤和汤唯作为其品牌和产品代言人 , 金秀贤的广告一上线 , 年轻女粉丝就停不下地买买买 。

  以往 , 保健品会选择电视购物平台投放广告 , 现在更倾向于网络平台 , 不管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社交平台 , 保健品的广告越来越多 , 网红们也是不遗余力为保健品代言 , 打造一波又一波爆款产品 。

  商机背后的营销乱象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 , 吴昕对着镜头吞下了五种保健品 , 据称 , 她到哪都要带着药盒 , 一天吃两次保健品 。 养生恐慌不仅仅是普通人有 , 明星也有 , 这种恐慌背后的商机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 , 但商家背后的乱象 , 也是不容小觑 。

  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火了一把的褪黑素 , 查一下褪黑素的功效 , 百度百科里写着:“延缓衰老 , 改善睡眠 。 ”而对于此保健品的副作用却只字未提 。 可这两种功效 , 也存有不少疑问 , 失眠是一种病症 , 治病当用药 , 褪黑素作为保健品 , 不是药品 , 如何治疗失眠?最近有媒体报道 , 褪黑素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 据了解 , 长期大剂量服用褪黑素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 , 还有降低男性生理欲望的副作用 。 有医生指出 , 相比现代新型治疗失眠药物 , 全球范围的医院对褪黑素的使用是慎用模式 。 实际上 , 除美国把褪黑素视为保健食品外 , 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均对褪黑素的使用持谨慎态度 。

  夸大功效却不提副作用 , 除了褪黑素营销乱象以外 , 另外一款网红产品——抗糖丸 , 也引起关注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不论海内外 , 从明星到网红再到普通人 , 掀起了一阵“抗糖风” 。 不喝奶茶不吃糖这种行为还算能理解 , 但外涂抗糖护肤品 , 内服抗糖丸、口服液就真的让人看不懂了 , 特别是日本一款网红AG抗糖系列 , 动辄上千元还经常缺货 。

  类似的保健品层出不穷 , 前有神奇的胶原蛋白 , 后有无所不能氨基酸 , 现在抗糖神药引来各路明星代言 , 小视频广告扑面而来 , 不得不感叹 , 这届年轻人的养生本金真好赚 。

  当然了 , 这种收割智商税的营销手段被专家辟谣了 。 专家指出:“保健品不是药品 , 更不能过量服用保健品 。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和工作劳逸结合 , 才能真正保持年轻态 。 ”

  徐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