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升麻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典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肝、胆、心胞络、三焦、胃、大肠六经 。主伤寒心中烦热,痰实肠胃中,结气积聚,寒热邪气,两胁下痛,疏通肝木,推陈致新 。
柴胡气味升阳,能提下元清气上行,以泻三焦火,补中益气汤用之,亦以其能提肝气之陷者,由左而升也 。凡胸腹肠胃之病因热所致者,得柴胡引清去浊而病谢矣,故入肝胆等经 。
《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 。
《本草正义》:“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散;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平,味苦,无毒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
柴胡气平,禀天中正之气;味苦无毒,得地炎上之火味 。胆者中正之官,相火之腑,所以独入足少阳胆经 。气味轻升,阴中之阳,乃少阳也 。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脏六腑也,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 。
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 。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故主寒热之邪气也 。春气一至,万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故主推陈致新也 。
久服清气上行,则阳气日强,所以身轻 。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奉,所以明目 。清气上行,则阴气下降,所以益精,精者阴气之英华也 。
升麻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经 。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 。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柴胡,肠胃之药也 。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 。”
《本草正义》:“其治外邪寒热之病,则必寒热往来,邪气已渐入于里,不在肌表,非仅散表诸药所能透达,则以柴胡之气味轻清芳香疏泄者,引而举之以祛邪,仍自表分而解,故柴胡亦为解表之药 。”
二、现代研究:
1、成分: 主含柴胡皂苷a、b、d、f及柴胡皂苷元E、F、G和龙吉苷元等 。尚含挥发油、多糖、有机酸、植物甾醇及黄酮类等 。《中国药典》规定:北柴胡含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量不得少于0.30% 。
2、作用: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降血脂、保肝、利胆、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