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遗址成硬核公园( 二 )


紧邻3号高炉与高线公园的六工汇 , 就是一个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原有的工业遗存有效融合的项目 。 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 , 包括11栋独栋产业、11栋独栋旗舰商业和1座购物中心 , 将室内外空间融于一体的世界级都市社区 , 预计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同步开业 。
承载首都百年工业历史的首钢园 , 也不乏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范例 。 在北七筒四号筒仓 , RE睿·国际创忆馆已经运营了一年多 。 一年中 , 这里推出了《重返·万园之园》《发现·北京中轴线》等展览 , 再现了消失的圆明园——传教士笔下“一千零一夜般神奇的世界” , 也探索和发现了梁思成口中“北京的脊梁” 。
RE睿·国际创忆馆执行馆长杨思告诉采访人员 , 她们身后的清华大学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一直从事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 , 睿馆项目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的第一次全新探索 。 睿馆荣誉馆长单霁翔将睿馆在工业遗产中展示传统文化的做法 , 称为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一次碰撞 。
“选址时 , 我们并不单纯将这里作为展示空间 , 而是在最大限度保留工业遗址原貌和筒仓历史信息的同时 , 进行活化利用 , 将文化内容、数字体验注入这个空间中 , 使之焕发新活力 。 事实上 , 这里也确实吸引更多年轻人 , 70%以上参观者是‘90后’‘00后’ 。 ”杨思说 , 来这里工作的设计师、客服、馆服人员 , 不少与首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他们中有的父辈在首钢工作 , 有的是首钢退休员工 。 激活人与人的链接 , 展开历史与今天的对话——首钢找寻到了探索文化遗产社会角色、保持文化活力的新路径 。
业态新活力
当年的首钢是首都工业的标杆 , 今天仍是北京西部发展的带动力量 。 工业建筑的厚重和力量 , 跨越时空为园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
高炉是钢铁企业的标志性符号 。 首钢园知名度最高的明星建筑 , 就是3号高炉 。 1959年 , 这座高107米、直径80米的庞然大物投产时 , 一定不会想到 , 粗犷纵横的钢筋铁架和高炉能变身网红“秀场” , 成为潮流活动和展览的集聚地 。
近年来 , 以首店、首展等为代表的“首发经济”如火如荼 。 首钢园正在打造国际新品首发平台 , 依托3号高炉、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场所建设特色发布场馆 , 全力打造“全球首发中心” 。 同时完善首发服务配套 , 制定价格策略和运营服务方案 , 提供新品发布配套设施和销售平台 , 健全新品商标维权保护制度 。
众商云集聚拢了人气 。 今年国庆假期 , 园区内的酥小鸭、首钢大食堂、西部马华、大益茶馆等新店开业 , 首钢文创、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墨甲机器人科幻剧场等纷纷推出特惠活动 。
【首钢遗址成硬核公园】而2020年宣告落户首钢园的中国科幻大会 , 更在这里掀起一股科幻热潮 。 以科幻大会为载体、平台 , 首钢园区启动建设国内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 , 打造科幻国际交流中心、科幻技术赋能中心、科幻消费体验中心、科幻公共服务平台 , 用10年时间打造成为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园区 。 一年来 , 这里通过引入社会资本 , 改造1号高炉幻真乐园VR沉浸式体验项目、腾讯数字演播厅 , 签约入驻亚太文融、天图万境、未来事务管理局等20余家科幻企业 , 已初步形成科幻企业集聚区 。
群明湖南侧原是首钢制氧厂所在地 , 而今原本的车间被定制化改造为综合性演播空间 , 引入腾讯科技公司平台与内容事业集群入驻 , 还引入由联通、新奥特、歌华、广科院共同发起的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落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