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片的「具象时代」( 二 )


虚拟制片的「具象时代」
文章图片

以实际案例进行观察 , 影视制作公司BASE FX(倍视传媒)创始人兼CEO Chris Bremble在论坛上分享了虚拟制作的经验 。 正与光影光魔共同负责《曼达洛人》第三季后期工作的BASE FX(倍视传媒) , 不断的推进整个虚拟制作的前沿边界 , 建立包括高速摄影机跟踪系统 , 实时渲染软件在内的核心技术系统 。
Chris Bremble介绍到 , 传统视效主要以发生在演员与摄影机上面的场景数字衍生为主 , 现在的拍摄背景则由LED来替代 。 在虚拟摄影棚中 , 大量的LED面板连接一起 , 后台多台服务器做渲染 , 还有高速的摄影机跟踪系统 。 Chris Bremble口中的虚拟摄影棚对摄影机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实时跟踪 , 将透视的变化传达到渲染系统 , 核心的技术点在于高速跟踪 , 以及信号处理和传输使得摄影机可以实时拍到正确的画面 。
这也要求摄制组将制作进行“前置化” , 区别于传统影视制作中 , 拍摄后依旧可以对素材进行增删填补 , 使用虚拟拍摄的电影片段必须将所有关键素材提前完成 , 才能够在LED棚里 , 顺利呈现 。 经历了三季《曼达洛人》拍摄的Chris Bremble认为 , 这种影视制作流程的改编是一种“前进” , 由虚拟制片以及虚拟制作技术引发的一系列改变 , 将会使得下一代新的电影人才 , 更快地进行内容产出 。 与此同时 , 降低的制作费用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创作者进入虚拟拍摄领域之中 , “所有的技术 , 只是为了持续供给优质内容 。 ”
02|场景 从使用物理特效的《星球大战》到使用CG渲染以及非实时引擎的《阿凡达》 ,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不断对电影创作产生影响 。 以《阿凡达》为例 , 虚拟影像以及高品质的画面渲染技术的使用 , 为大家呈现出逼真的虚幻世界的同时 , 也打开了以Cinebox、Unity、Ue5、omniverse为代表的3D实时渲染技术的大门 。
传统技艺的提高以及新技艺的出现 , 在开放全新制作场景的同时 , 也大大提高电影制作的效率 , 以缩短相应的制作流程 。 达瓦科技实验室技术总监王鑫介绍道 , 传统的动画制作需要分镜、预配音、Layout、Blocking Anim、Anim、Simulation、lighting、Rendering、合成等众多环节 。 在这其中 , 渲染占用了大量的人员、资金、时间 , 一台机器不停工作耗时328年 , 才能渲染完一部《阿凡达》 。
如今 , 运用以“影屏”为代表的虚拟制片技术 , 以及其他新型技术形态 , 将传统的制作流程缩减为分镜、置景、Motion capture、动作风格化、实时引擎渲染、合成等环节 , 比传统流程节省50%左右的时间 , “钱”和“人”的投入都会依次递减 , 提高影视制作的效率 。
虚拟制片的「具象时代」
文章图片

在论坛现场进行虚拟拍摄示例的《未知行星》 , 整体项目耗时18天 , 拍摄时间总共三天左右 , “其中还有一个竞价期 。 ”达瓦科技CTO朱子威说道 。
纳光智能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孙丹也介绍 , 《曼达洛人》的核心命题为 , 必须在六个月之内拍完实际制作 , 由于时间压缩以及内容主题变化 , 《曼达洛人》最终采用虚拟拍摄及虚拟制片技术 。
“开始拍摄《曼达洛人》的时候 , 预算得到显著节约 。 相对于传统拍摄方式 , 使用虚拟制片以及虚拟拍摄的《曼达洛人》 , 每一集可以达到30%—40%的节约 。 最重要的整个组不需要到处进行拍摄 , 在一个固定地点 , 我们可以拍摄一整天 。 ”Chris Bremble介绍道 。
除却节约预算 , 以更为细节的影视制作环节进行观察 , 诺华视创创始人CEO米春林介绍道 , 在虚拟拍摄过程中 , “光线匹配”非常重要 。 在对虚拟拍摄及虚拟制片的不断探索中 , 诺华视创研发出全景颜色方向影射技术 ,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在棚内模拟任何地点、任何天气、任何时间的环境光线 。 米春林现场展示项目拍摄的图片 , “背景是在美国 , 但是因为疫情去不了 , 我们就用全景颜色方向影射技术完成拍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