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大哥叫陈港生,儿子为什么叫房祖名?

成龙原名房仕龙 。
房道龙出生于1912年12月22日,说起房道龙的故事还得从他的父亲,也就是成龙的爷爷开始讲起 。房道龙的父亲叫做房正文,本来是山东人士,但是在房道龙年幼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房正文带着一家人逃到了安徽芜湖定居 。房正文很早就开始做生意,他经常往返于南京与芜湖之间 。由于常年在外打拼,积累了相当广泛的人脉,可谓黑白两道通吃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做生意可不容易,所以房正文自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拳脚功夫,为了儿子长大了能够“吃得开”,他要求年幼的房道龙也跟着他学武 。

没想到,房道龙对于习武颇有天赋,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不错的本领 。但是房道龙对于练武过于着迷,对文化知识却提不起一点兴趣 。小学还没毕业,房道龙就辍学了 。房正文看着自己的儿子才十三四岁的年纪,一天不读书,光想着耍刀弄枪也不是个事 。于是托朋友将房道龙送到了一家布匹商铺当学徒,让他长大了以后继承自己的生意 。房道龙最初来到布匹商铺还挺能干的,由于他天生聪慧,头脑灵活 。商铺里的大小事务都做得很到位,深得商铺掌柜喜欢 。但是房道龙天性奔放,难以长期从事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 。在布匹商铺干了几年之后,房道龙深感生活无味,索性就走人不干了 。

回家呆了一段时间后,房道龙也自觉年纪轻轻不能老这么在家里耗着 。思来想去,他决定要去参军,因为他觉得自己一身的功夫在部队里肯定“吃得开” 。听了儿子的决定之后,房正文也觉得去部队是个不错的选择,搞不好哪天立了功,家里还能出一个大官,还能光宗耀祖 。路子宽的房正文马上就找到了国民党的高级军官顾祝同,顾祝同看了看房道龙,觉得小伙子身子骨硬朗,功夫不错,于是就收下做了自己的贴身警卫 。

房道龙当上警卫之后,表现得相当卖力,每天给顾祝同鞍前马后,深得顾祝同的信任 。只是很快事情就出现了变数 。这个顾祝同可不是一般的国民党军官,他可是蒋介石的心腹 。虽然他本人带兵打仗不怎样,被人称作“顾粥桶”,但是他却颇具政治智慧 。在一些关键的决策上他都能够揣摩蒋介石的意图,识时务的为蒋介石说话 。比如西安事变发生后,何应钦提出“出兵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顾祝同就坚决反对何应钦的提议,蒋介石对此非常满意,把他称作“五虎上将”里面的忠将 。

虽然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但是蒋介石的心腹不止他一个 。顾祝同有一个“心腹之患”,那个人就是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 。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顾祝同和戴笠之间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 。而且顾祝同对戴笠颇为忌惮,毕竟戴笠是搞特务工作的,一旦被他抓住了把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顾祝同准备在戴笠身边安插一个卧底,随时掌握戴笠的动向,一来方便保全自己,二来说不定可以抓住戴笠什么把柄,到时候还能反将一军 。思来想去,顾祝同觉得房道龙是最佳人选,他已经观察房道龙多时,此人心思细腻,而且思维敏捷,擅长随机应变,最适合做卧底 。而且,房道龙还有一身功夫,正好符合军统的需求 。

但最关键的是怎么将房道龙安插进去?正当顾祝同为此犯难的时候,老天却降下一个机会 。一天晚上,房道龙在顾祝同下榻的中华大酒店出勤时,因为闲着没事干,把玩手枪时导致走火 。这件事被顾祝同顺水推舟,直接将其开除 。为了效果逼真,顾祝同没有告诉房道龙他的计划 。房道龙被开除后只得回到芜湖老家 。不久后,房道龙买了一条船,开始在长江上做起了走私生意 。当时日本兵在长江上设置了关卡收“过路费”,年轻气盛的房道龙看不惯日本人趾高气扬的嘴脸,出言顶撞了几句,结果就被日本鬼子抓进了监狱,船也被扣了 。房正文知道此事后,马上找关系,并用了一大笔钱才将儿子保了出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