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信贷“不可能三角”( 四 )


“我们此前遇到一家销售茶叶的小微店主 , 他们的业务流水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且经营稳定 。 仅就经营数据而言 , 他的茶叶采购贷款申请会很快获批 。 但我们最终还是拒绝了他的贷款申请 , 因为我们通过他的个人关系网图谱发现 , 他认识多位民间贷款中介 , 很可能会将贷款资金用于民间借贷获利 , 导致贷款风险大大增加 。 ”一家企业ERP服务商向采访人员指出 。 这让他们意识到整合多方资源完善数据、场景、风控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小微企业工商数据、财务数据、财税数据、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周转数据的分析 , 他们曾梳理出10多万个字段(可能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产生影响) , 但到了实际操作环节 , 真正在场景增信发挥作用的 , 只有6000多个字段 。
“事实上 , 6000多个字段尚未涵盖小微企业信贷风控判断的方方面面 , 因此我们正与多家金融科技机构寻求合作 , 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经营数据宽度与深度 , 持续完善自身的小微业务风控模型 。 ”他透露 。
“这是一个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 。 但在这个过程里 , 如何健全小微企业数据网络与信用资产覆盖面显得尤其关键 。 比如在小微企业运营风险评估端 , 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企业ERP、票据、银税互动、电商服务、收银物流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 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小微企业主个人还款风险评估端 , 则需全面采集小微企业主的各种人际关系 , 形成完整的关系网图谱进行判定 , 从而杜绝欺诈等道德风险 。 ”他指出 。 一旦多方在数据、场景的全面融合令小微信贷风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 将有效实现成本下降与信贷质量提升 , 最终促进金融机构小微业务规模的增长 , 令“不可能三角”随之迎刃而解 。
(作者:陈植 编辑:曾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