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全国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适老化改造( 二 )


解决适老化产品“选择少”的问题 。
工信部制定发布智能终端适老化标准 , 围绕手机、彩电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屏幕显示、音频控制、远程辅助等适老化功能 , 明确具体技术要求 , 为终端企业设计和生产提供了规范指引 。 持续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 , 引导企业开发简便易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 , 包括智能老年手环、智能监护腕表等可穿戴设备 , 可实现一键紧急呼叫、跌倒预警、健康监测等相关功能 , 帮助老年人享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红利 。
此外 , 解决老年人面对智能产品和应用“不会用”的问题 。
形式丰富的手机知识宣教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家基础电信企业把老年人“请进来” , 在线下营业厅设置老年爱心专区 , 举办手机课堂等活动超过4万场 , 为超60万位老年人提供常用APP应用辅导、专属讲解等相关服务 。 部分互联网企业还主动“走出去” , 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敬老助老主题服务 , 带着手机终端走进老年社区 , “手把手”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 , 帮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
老年人学习新应用主动性提高
对于信息产品 , 老年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 , 很多老年人有较强的学习、适应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的动力 。 95.09%的老年人认为疫情之后学习网络操作非常有必要 , 93.3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学会智能手机上网 。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梁阿姨乐于学习新鲜事物 , 不仅已学会用微信聊天、用抖音看小视频 , 还爱上了网购 。 “双十一”临近 , 梁阿姨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扫货” 。 “现在手机功能都做了适老化改造 , 我用着一点问题也没有!就算‘双十一’期间部分网购APP的界面太花哨、介绍太复杂 , 我也可以直接问客服 , 没啥解决不了的 。 ”
“老年人愿意学习新技术 , 体现出社会数字化的大势所趋 。 为此 , 企业要抓住市场风口 , 利用技术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数字体验 。 同时 , 注意老年群体的使用习惯 , 在进行改造时可先从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和技术入手 , 再逐步完善整个生态的适老性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说 。
朱巍分析 , 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 。 面对这项长期工作和系统性工程 , 应把适老化工作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 也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发力 。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 ,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 , 完善工作举措 , 着力保障适老化改造的连续性、灵活性和可见性 。
据了解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电信服务适老化相关规范 , 明确各类场景下适老助老服务要求 , 着力加强服务监管 , 不断提升老年用户服务体验 。 同时 , 指导督促参与专项行动的网站和手机APP在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 并进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 , 通过评测的授予信息无障碍相关标识 。 此外 , 还将积极推进智能辅具、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在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等相关场所进行推广应用 , 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信息化社会 , 共享信息发展成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