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产”火箭首飞失败,2030年实现探月梦想不变( 二 )
韩国的国际环境不错 , 左右逢源似乎无需独立的航天发射能力 , 比如早期研制的阿里郎侦察卫星主要使用俄罗斯火箭发射 , 但如此军国重器完全依赖外国火箭发射 , 韩国始终不放心 。 “罗老号”合作不欢而散后 , 更显示出独立自主研制火箭的重要性 。

文章图片
图5/6
韩国研制的阿里郎侦察卫星
韩国还将航天领域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 除了传统的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外 , 三星、韩华等大公司纷纷提出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 目的是打造韩国自己的卫星互联网 。
今年5月 , 韩国又加入了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 韩国为该计划作出的贡献越多 , 获得的份额和回报就越大 , 这都对韩国自主研制运载火箭提出了强劲需求 。
虽然“世界号”研制阶段明确用于发射阿里郎系列侦察卫星 , 但它的能力远超于此 。 该火箭1.5吨的运载能力 , 足以将韩国现有和研制中的阿里郎侦察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 后续改进型号的运载能力还将增加到2吨多 。

文章图片
图6/6
此次发射升空的世界号运载火箭
KARI多次表示 , 可以用“世界号”发射自行研制的月球探测器 。 由于火箭研制进度推迟 , 韩国研制的第一颗并计划2022年8月发射的探月卫星 , 不得不依靠美国猎鹰9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 而后续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将使用“世界号”发射 。 如此来看 , 该火箭将支撑起韩国探月、落月的梦想 , 并被寄予了很大希望 。
文/ 张雪松
【韩国“国产”火箭首飞失败,2030年实现探月梦想不变】本文转自中国航天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