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治|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掌控亟需受到监管

作为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颠覆性技术 , 人工智能(AI)当前正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 , 革命性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 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之一 。 当前的AI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为支撑 , 赋“物”以智 , 辅助和代替人类执行多种复杂任务 , 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 也对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影响深远 。
与此同时 , AI强大的赋能作用和可观的应用前景也引得全球资本趋之若鹜 。 实力强大的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AI基础算力、数据 , 算法、框架、硬件 , 以及应用平台和场景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 , 积聚了大量开发人员和用户 。 不仅如此 , 巨头们还频频出手收购领先的AI初创公司 , 以确保自身对突破性技术和应用的强势掌控 , 进而塑造了AI行业的垄断格局 。 以谷歌公司为例 , 自2007年以来 , 谷歌至少收购了30家AI初创公司 , 涵盖当前大部分主流AI应用 。 尽管谷歌目前还不是AI发展的绝对掌控者 , 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左右产业和技术总体演进方向的影响力 。
人们不禁要问 , AI作为一项对人类发展全局举足轻重的技术 , 若长期仅由几家科技巨头公司主导掌控 , 是否符合科技向善、普惠大众的基本价值取向?AI技术垄断有可能造成哪些潜在风险?基于AI治理的维度 ,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今年8月 , 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全球商业研究所主任巴斯卡·查克拉维蒂(Bhaskar Chakravorti)在美国《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杂志官网发表评论 文章《科技巨头公司对AI的掌控必须受到监管》( Big Tech’s Stranglehol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ust Be Regulated) , 对上述现象和问题予以解析 , 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
【全球数治|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掌控亟需受到监管】巴斯卡·查克拉维蒂(Bhaskar Chakravorti)首先回顾了2016年全球AI产业初步兴起时的数据 。 当时全球关于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和收购的总金额约在260亿至390亿美元之间 , 其中200亿至300亿美元均来自于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公司 。 它们不仅在搜索、社交媒体、在线零售和应用商城中占据主导地位 , 还掌握着海量用户数据 。 近年来 , 美国的人工智能人才也逐渐呈现高度集中态势 , 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和苹果这五家公司的人工智能人才数量的中位值约为18000人 , 而紧随其后第六至二十四名的公司拥有人才的中位数仅为2500人 , 之后的公司拥有量则更少 。 此外 , 对数据和知识的分享也随之成为一个问题 。 例如 , 谷歌收购的DeepMind公司最近研发了一项可以从细胞的DNA中预测人体内每一种蛋白质结构的AI技术 , 这极有可能触发世界生物和医学研究的众多突破性发现 。 然而 , 科学界首先要获得谷歌的允许才可以使用DeepMind创造出的知识 , 用以以开展后续研究 。 换言之 , 科技巨头公司对AI技术、人才和数据的主导掌控有可能限制其他人和机构利用该项技术 , 甚至妨碍科技进步 。
与此同时 , 鉴于AI本身是一项对人类兼具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的新兴技术 , 如果仅掌握在少数巨头公司手中 , 缺乏公众监督和参与 , 将很难避免潜在的风险与负面影响 。 一方面 , 巨头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多以定向广告推送为其重要利润来源 , 自然会优先考虑研发有助于提升定向推送精准度的人工智能应用 , 且有意无意地忽略其他更具社会公益价值的技术创新 。 由此导致的研发投资分布不均会对AI产业整体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另一方面 , 巨头公司往往倾向于“前瞻性”收购尚处于初创阶段的AI科技公司 , 主要用于支持其网络平台已有产品线 , 但这又会抑制AI技术取得更深入创新突破的可能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