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条消费者数据中 , 62款销量较大的电视 , 我们将其分为3个价位 , 分布如下:入门价位3000元左右 , 31款 , 占50%;中端价位5000元左右 , 15款 , 占24%;高端价位7000元及以上 , 16款 , 占26% 。
以占比最高的3000元价位为例 , 我们统计了11款市面上较热销的3000价位电视的卖点及参数 , 如下:
文章图片
结果显示 , 11款电视画质、音质、性能表现参差不齐 , 为了统一比较 , 发掘和树立能够解决用户痛点的“体验基准线” , 本刊从画质、音质、性能、体验层面提出4个基准:
基准一:画质层面 , 色域应使用NTSC或DCI-P3进行标注 。 仅有4款产品使用这2种标注 , 占36.3% 。 色域上 , BT.709依然是主流产品的习惯标注 , 例如长虹、康佳、TCL、海信等品牌的产品 。 BT.709(sRGB)色域 , 在色域范围上比DCI-P3较窄 , 所以参数显得很高 。 例如都是标注了100%色域 , 参数数字看起来相近 , 但色域标准体验天差地别 。 而且色域参数表述过于专业 , 消费者无法分辨 。 甚至部分厂商避而不谈 , 宣传中未提及色域 。 建议并推荐厂商使用NTSC 或DCI-P3进行标注 。 画质层面除了色域 , 还有清晰度 。 这11款电视的清晰度则基本一致 , 都是4K , 即3840×2160分辨率 。
基准二:音质层面 , 16W功率及以上是基本要求 , 有独立音腔更佳 。 11款中有6款的功率都在16W或以上 , 占54.55% 。 音响不能只看功率标注 , 还要看是否是独立音腔 , 独立音腔能扩充音腔体积 , 明显提升低音效果 , 带来更好的声场表现 , 上面的荣耀、飞利浦、创维等就具有独立音腔 。
基准三:性能层面 , 内存应2GB+16GB起步 。 使用2GB运行内存+16GB存储内存的电视仅占45.45% 。 部分传统厂商还在使用1GB+8GB来压缩了成本 , 而擅长做手机的厂商 , 如华为、荣耀、小米 , 则较注重内存 。 因为如果内存、运存不足 , 可能影响加载速度 , 导致卡顿 。
基准四:体验层面 , 无开关机广告应成为行业标配 。 市面上知名的国内外电视TOP品牌中 , 仅有26.3%无“开机广告” , 对消费者权益漠视可见一斑 , 值得行业从业者关注和反思 。
在此 , 本刊呼吁行业或厂商多聆听消费者的痛点呼声 , 参考以上标准 , 以消费者体验为第一考量 , 不断提升大屏电视的画质、音质、性能等 , 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 同时 , 在开关机广告方面 , 将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
电视就是要买大的:尺寸逐年提升 , 越大越好
经过对约8万条评论数据的分析 , 消费者对大屏比较关注 , 其中9964条评论关注到“尺寸” , 778条评论明确提及“大屏” 。 电视更大 , 临场感、沉浸感更强 , 所以对于追求视觉效果的消费者 , 本刊建议消费者选择大尺寸产品 。
我们看电视的历史 , 也是电视逐渐“变大”的历史 , 这些年 ,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市面上电视尺寸的变化:32英寸——45英寸——48英寸——55英寸——65英寸——75英寸——100英寸……
电视大尺寸化的消费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 , 2016年 , 50英寸电视是主流 , 2017年 , 主流尺寸变成了55英寸 , 2018年开始 , 消费趋势则向65英寸转移 。
高质量的大屏幕电视的价格目前已经下降了很多 ,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轻松地购买一台大屏电视 , 例如市面上的65英寸大屏电视 , 不少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 。
目前阶段 , 40~70英寸的大屏电视性价比较高 。 尺寸再大 , 则价格太贵 , 尺寸太小 , 则看起来不够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