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3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道总
来源:道总有理
幽默风趣的客服机器人“娇娇”、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水变油”的水氢汽车…近些年 , 科技圈的骗局总能越来越别出心裁 。
前段时间 , “华智冰”弹唱的视频全网爆红 。 然而没过多久 , 网友扒出华智冰的视频与B站Up主鱼子酱酱上传的翻唱视频一模一样 , 只是脸部及声音不同 。 小冰团队急忙回应 , “华智冰的肢体及动作确实有真人模板 , 可脸和声音都是AI生成的啊” , 这种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 由此又被网友调侃为AI换脸 。
姑且不论这场风波的源头是否有创新自嗨误导大众的嫌疑 , 仅仅就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 , 不禁让人怀疑 , 在研发过程之中 , 科技创新的底色是否已经改变 。
这些年来 , 技术自主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 , 随着外部环境的影响 , 大众对于科技突破都报有极高的热情 , 在这种风潮之下 , 有时候困住技术创新的 , 不是技术本身 , 而是人心 。
技术越夸大 , 营销越翻车
华智冰唱歌的视频 , 虽然注明了来源, 但相关的新闻传播稿中 , 却丝毫没有提及华智冰的肢体表情训练来自以为真人Up主 , 更没有表明视频来源也是她的视频 。 甚至有的新闻稿言辞确切地写道 , “她的歌声、人类生物学特征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 , 肢体则有团队成员进行训练完成” 。
这种说法带有极大的误导性 , 让人想当然地认为华智冰的人物特征都是由AI完成的 , 而不是只有一张脸 , 虽然初看新闻让人极为振奋 , 但当诸多事实摆在面前之后 , 无异于大型打脸现场 , 足以伤透很多人对科创的期盼之心 。

文章图片
图2/3
华智冰唱歌视频爆火之时 , 其实很多人抱有一定怀疑态度 , 可小冰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国内最高学府的学子背书 , 又让他们觉得似乎可以相信 , 但结果 , 这还是变成了一场以技术之名调动大众情绪来谋取名利的虚假营销 。
这次翻车 , 也许只是团队夸大宣传 , 其实并不能彻底否定清华数百名莘莘学子苦心研究的AI虚拟人成果 。 但是在科技领域 , 刻意夸大宣传和引导的骗局却更为触目惊心 , 应当引起警惕 。
回顾近些年来的科研骗局 , 大多数造假项目都巧合似得翻车在大肆营销上 , 而非项目推进中 。
2018年8月15日 , 红芯时代科技欢天喜地地庆祝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 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好听一些 , 红芯在新闻稿中毫不脸红地将自己的浏览器吹嘘为“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 而仅一天 , 浏览器就被网友扒皮 , 露出了谷歌的内核 ,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 , 红芯已经通过了政府采购审核 。
中科院计算所的刘雷 , 去年1月为自家的“木兰”语言做宣传 , 将原本一个基于python做的定制化开发 , 吹成了完全自主创新 。 也是没过几天 , 被程序员们发现自主开发只是套了个自己的外壳 。
华智冰的营销噱头 , 顶多欺骗一下对AI技术缺乏具体了解的普通网民 , 而那些打着自主创新旗号编造出的荒诞谎言 , 在营销翻车前就已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
半导体界的“明星公司”南京德科玛转战淮安时 , 早期的德淮半导体建设完全以政府出资为主 , 落地地方政府投资了二十多亿元 , 而2017年淮阴区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只有25.6亿元;新能源领域“水变油”的主角—青年汽车 , 早在2017年就曾因为骗取补贴被工信部处罚 , 此后更是一直以“水氢车”为噱头骗取政府补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