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红斑狼疮、白癜风等为何难治?国内缺医少药如何破局( 四 )


尽管这一国产创新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领域60余年来的第二款新药 , 但沈南提到了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药物研发的另一个关注点 。 沈南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表示 , “我们看到的数据还是蛮鼓舞人心的 , 那么在真实世界里的数据表现到底如何?这还是需要进一步去验证 。 ”
由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 , 远期评估也尤为关键 。 沈南表示 , “因为针对这种药 , 我们一般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短期疗效 , 而是长期对病人的内脏受累 , 包括他的长期愈后的一些终点的改变 。 ”实际上 , 感染、肾脏受累及狼疮性脑病是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
在董晨看来 , 免疫学对人类医学未来的贡献仍然很大 , 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很多疾病其实都跟免疫相关 。 “但是我们感兴趣的是 , 炎症它不是一种类型 , 它参与的细胞不太一样 , 它背后的机理机制不一样 , 所以必须对这种炎症有一个比较好的分析 , 你才能够对症下药 , 否则就用错了药 。 ”
董晨认为 , 基础科学、医学界和企业界的深入融合 , 或能带来疾病治疗的新突破 。 他谈到 , 目前即使在高校中 , 生命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之间几乎都是独立的 , 更难以和高校以外的医院甚至企业界产生联系 。 “科学实际上是能够渗透到各个领域 , 比如说我们考虑临床的问题 , 它背后也有很多科学性 , 又比如企业做研发 , 它的科学基础在哪里?这个也有很多科学性 。 ”
董晨同时谈到 , 既能做科研又能做临床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尤为缺乏 。 他建议 , 政府层面可以给予支持 , 设立一些新型研发机构 , “比如医生花20%的时间在研究所 , 科学家花20%的时间在研究所 , 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拿出来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 集体攻关去解决产业界或者临床界非常重要的问题 。 ”
他谈到 , 希望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这样的“试验田”能帮助医院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医院 。 该研究院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设 ,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仁济医院进行系统性建设 。 “主要聚焦传染性疾病和疫苗、自身免疫与炎症疾病、移植与肿瘤免疫三大重点研发方向和应用领域 。 ”
“很多人提到研究型的医院 , 好像只是指做临床试验的医院 , 其实不是这样 。 如果医院只是做临床试验 , 而没有利用样本进行研究的话 , 就不能成为研究型的医院 , 我觉得研究型医院比较鲜明的特色就是医生要会做科研 。 ”
制药界或将掀起一个新的浪潮
从全球角度来看 , 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国内市场又将在何时迎来真正的飞跃?
王敏对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心 。 尽管从目前来看 , “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里头 , 认知层次还是比较多的 , 尤其是在二线三线城市 , 对我们谈到的自身免疫疾病的认知还是有很大的不足 。 ”但她同时提及 , “我觉得自免领域今后肯定会热起来 , 越没有得到临床满足的疾病领域越有需求 , 它不像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领域 , 已经有过热潮 。 ”
在热潮来临之前 , 国内又有哪些挑战摆在面前?徐沪济谈到 , 第一个正如上文谈到是国内医生少 , 第二个则是病人甚至一些医生的认知不足 。 “所以我们花了非常大的精力 , 希望能够使得中国的风湿免疫科做大 。 ”
2019年10月 ,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当时通知中提到 , 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要按照要求 , 加强对风湿免疫科的建设和管理 , 不断提高风湿免疫疾病诊疗水平 。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要求的综合医院 , 要加强对风湿免疫科的建设 , 增加人员 , 配置设备 , 改善条件 , 健全制度 , 严格管理 , 逐步建立规范化的风湿免疫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