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到底隐藏了什么共同点?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到底隐藏了什么共同点?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我是Maco.
相信很多小伙伴跟Maco一样 , 从小就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
所以 , 提到“诺贝尔”奖相信小伙伴们都耳熟能详 , 毕竟这是科学界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奖项 。
而今天 , Maco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诺贝尔”奖设立者——诺贝尔 , 他的成长之路和接受的家庭教育!
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 , 也是炸药的发明者 , 在他的头上有很多头衔和光环 ,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 , 离不开母亲对他的教育 。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到底隐藏了什么共同点?
文章图片

1833年10月21日 , 诺贝尔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 年幼时体弱多病 , 很多人对这个小生命失去希望时 , 只有他的母亲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养活他 , 最终她成功了 。
诺贝尔的母亲阿尔塞尔出生于瑞典南部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庭 , 她性格开朗 , 乐观 , 精力充沛 , 有幽默感 , 这对诺贝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诺贝尔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 , 母亲再苦再累 , 也要让孩子们穿上整洁干净的衣服 , 吃上热乎的饭菜;但是 , 她并不溺爱孩子 , 总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比如浇花、打扫房间等 。
这些举措 , 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了诺贝尔勤奋工作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到底隐藏了什么共同点?
文章图片

当诺贝尔取得辉煌的成就后 , 他想让母亲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 但是阿尔塞尔拒绝了 。
她深知儿子太忙了 , 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儿子的工作 。
多么伟大而真诚的母爱啊!这激励着诺贝尔全身心地投身于他喜爱的科学事业 。
虽然诺贝尔每年都给母亲寄去许多钱 , 但是母亲却用这些钱去救济生活贫困和不幸的穷人 。
诺贝尔被他母亲的博爱深深打动 , 在他最终决定设立“诺贝尔奖金”时 , 母亲的博爱起到了关键作用 。
晚年时期的诺贝尔 , 回顾自己一生的成就时 , 曾不止一次感谢自己母亲对她的教导 , 母亲不仅是教育他知识 , 更是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 帮助他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
其实不光是诺贝尔 , 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 他们的家庭教育才是让他们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今天 , Maco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 , “诺贝尔奖”获得者背后良好的家庭教育 。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 很大家长都习惯替孩子做选择 。 而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父亲却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 。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屠呦呦从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医学 。 但是她在大学选择专业时 , 并不是选择中医 , 而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的生药学专业 。
父亲问她:

“呦呦 , 你选这个专业 , 那你积累的这么多中医知识 , 不都白费了吗?”
但屠呦呦却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 , 才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 。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 , 说:
“我只希望你长大了做一个好医生 。 没想到 , 你比我有更大的理想!爸爸相信你 , 加油 , 你会成功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到底隐藏了什么共同点?
文章图片

现实中 , 当我们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安排时 , 以为是在为孩子尽一份责任 , 帮助不懂事的孩子规划未来 , 但是孩子未来的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 , 怎么可能完全按照特定的路线去走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