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了华为,这些车企为何没能脱困?( 三 )
但对于出师不利的小康股份 , 却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 彼时 , 东风汽车看中了火热一时的微型车市场 , 但由于其业务利润薄 , 东风汽车不想花全力去投入 , 于是它将目光投向了为其供应零部件的小康股份 。
一番谈判之后 , 两方一拍即合 , 随即在当年以各持股50% , 成立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 , 就此小康股份正式踏入造车这条赛道 。
有了东风汽车的技术支持 , 第一辆东风小康两年后就实现了上市 , 在之后东风小康邀请王宝强成为其代言人 。 据一位知情人士对36氪表示 , 当时选王宝强也是因为其出演《士兵突击》后爆红 , 再加上他的草根形象与东风小康立足基层的市场定位完美契合 。
到了2009年 , 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影响下 , 再次给东风小康的发展添了一把火 。 由于这一政策 , 微型车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 当年东风小康产销一度突破20万辆 , 成功与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同时位列第一梯队 , 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也就在同一年 , 北汽集团创立了北汽新能源 , 成为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
成立之初 , 北汽新能源就被视为北汽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利剑” , 主营业务不仅有纯电动汽车 , 还包括混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
起初在北汽集团、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 , 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一度很顺利 , 据乘联会数据 , 2013年其销量达到了1628辆 , 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5.55% , 位居全国第一 。
就在北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 , 率先起步的小康股份却遇到了发展阻碍 。
2011年起 , 原本对于微型车市场发展利好的诸多政策相继退出 , 在其影响下整体微型车市场步入下滑期 , 当时站在该行业头部位置上的小康股份受到了影响 , 以至于在2013年 , 小康股份推出“东风风光”品牌 , 开始布局MPV和SUV车型 。
三年后 , 这一新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风光580正式亮相 。 由于该车拥有1.5T和1.8L+CVT动力总成 , 在驾驶上有平顺的体验 , 再加上7.5L的低油耗和7.29万元的低售价 , 让该车型上市之后 , 一度成为爆款车型 , 在当年一年销量就突破了16万辆 。
次年 , 小康股份的销量达到巅峰的40.42万辆 , 净利润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7.25亿元 。 在财务数据的利好下 , 小康股份同年顺利登陆国内A股市场 , 并学着“贾跃亭”在美国旧金山创立了专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的SF MOTORS(以下简称“SF”)公司 , 高举高打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
就此 , 小康股份收获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 凑巧的是 , 北汽新能源同样也在那几年做到了这一步 。
在政策红利、北汽集团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 , 北汽新能源销量从2013年的1628辆增长至2018年的15.8万辆 , 并且连续6年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 以至于在2018年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顺利登陆A股 , 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 公司名称也变更为“北汽蓝谷” 。
但这样的好景不长 。
为了布局新能源汽车 , 小康股份在美国“买买买” , 不仅收购了AMG的工厂 , 同时也买下了动力电池研发公司InEVit100%的股权 。 但就在公众期待SF能大干一番之时 , 却在2019年传出了裁员和撤离美国、返回中国的消息 , 而在此之前小康股份已将SF的股权全额转给了小康旗下的金康新能源 。
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 , 金康新能源带着SF正式在国内市场亮相 , 并推出了品牌名SERES(赛力斯)和首款产品SF5 。 但由于其品牌彼时没有多少人了解 , 2020年全年赛力斯SF5仅售出了732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