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与城市人工智能程度呈正相关性 , 智算中心功不可没
如前述 , 要想让人工智能重构城市的DNA , 变成智慧城市 , 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 以算法、算力和数据构成的基础设施将变得至关重要 。 这里我们不妨以算力为例 , 来看看其对于城市智能化(智慧城市)的影响 。
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 榜单前 5 名城市分别为北京(92.93)、上海(87.01)、深圳(86.52)、杭州(81.23)和南京(77.74) 。
文章图片
结合《2021-2022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 , 北京、杭州、深圳、南京、上海5个城市位列中国AI算力城市排行TOP 10中的前5名 , 与上述《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中排名前5的城市相同 , 可见算力与城市智能化程度呈现出正相关性 , 即算力排名越靠前的城市 , 其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总指数的排名也相应靠前 , 体现出以强大算力作为基础设施对于智慧城市的支撑作用 , 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报告》首次将算力作为城市智能化考量因素的原因 。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与2020年相比 , 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中 , 南京首次进入前五名 , 排名大幅提升了5位 。 原因何在?
这里我们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为例予以说明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基于浪潮AI服务器 , 搭载寒武纪思元270和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 , 已运营系统的AI计算性能达每秒80亿亿次 (800P OpS) , 是长三角地区首个投入运营的智能计算中心 。 其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关键作业环节 , 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 。 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强大的算力服务 。 已投入运营的AI算力规模 , 1小时可处理100亿张图像、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 。
除了强劲的算力及全栈AI能力外 , 作为长三角地区目前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智能计算中心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将以服务形式高效、普惠地提供智慧计算服务 , 以强劲智算力助力长三角地区的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 提出布局建设八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 构建全国算力网络体系 , 其中 , 长三角地区即是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 , 赋能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营造协同化的智能生态环境、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助长三角经济动能升级 , 直至数字经济的充分释放 。
以智能生态聚集的智能产业集群为例 , 目前 , 基于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 以“基础设施+框架+算法”为底层基础、以AI模型生成和多场景应用的AI技术生态链已逐渐形成 。 其中 , 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唯仁科技、南栖仙策、南京图泰、行文智教、江苏拓邮等智能创新产学研力量已经依托智能计算中心进行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创新 , 推动南京市AI产业要素资源聚集 , 汇聚不同主体资源优势打造产业创新聚集生态 。
由此可见 , 南京之所以在算力及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总指数排名前5 , 且增长迅速 , 与智算中心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例如算法、算力、数据合一的全栈AI能力、对于产业发展的创新和集群效应等)、布局及建设密不可分 。
【由表及里:无锡智算跃跃欲试,城市智能化竞争缘何加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