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竹子君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 , 保健品行业迎来了春天 。 各种营养保健产品 , 充斥在超市和网络平台上 , 被贴上“排毒养颜”、“断糖控糖”等标签 , 成为人们追捧之物 。
然而 , 如果不了解一些保健品的常见套路 , 就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宣传攻势所击中 , 有可能烧了很多钱 , 结果却达不到保健的效果 。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 , 这些营养品/保健品的常见套路 。
套路之一——使用专业术语、罗列产品的功效 , 从而引诱消费者
科技用语、医学术语、化学名称等等 , 听起来非常高大上 , 很有科技感 , 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 。 例如: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 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生物活性因子 , 采用高科技“电磁解链“技术等 。 这些东西往往都是空有虚名、没有实际效果或意义的东西 , 大家看到这些”科技”噱头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
还有一些保健品 , 会则采用貌似严谨的结构 , 详细罗列产品功效及可治愈的“疾病” , 增加产品的可信度 , 诱导消费者购买 。 但是 , 我们大家要牢记:只有医院能真正治疗疾病 , 普通的保健品再怎么牛 , 都没法起到治病的效果 。
套路之二——运用数字、故事、权威、专家等增加可信度
我们经常也会在保健品包装上看到很多数字 , 比如说:富含32种人体最需的营养成分 , 服用7天可以缓解症状 , 3个月消除疼痛 , 一个月能瘦20斤……这些数据能给消费者很强的冲击力 , 让大家觉得这种保健品可真是药到病除 , 神乎其神啊 。
另外 , 宣传时加上故事和专家也很会让保健品很有卖点 , 比如:世界上最顶尖的专家团队 , 最先进的设备 , 呕心沥血研发出的产品 , 具有某某专利 , 已经成功的治愈多少的病例……这些内容会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真实感” , 给身体本来就有点不舒服的人 , 以及病急乱投医的人虚假的希望 , 从而花大价钱购买产品 。
遇到这种情况 , 我们还是要牢记上面说过的重点:只有医院才有资格治病 。 如果这些保健品真的这么厉害 , 那么何不直接进驻医院 , 治病救人造福人类呢?
套路之三——宣传中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偷换概念的方法
还有一些保健品 , 直接用很多夸张词汇来给自己贴金 , 比如:“最先进”、“最顶尖”、“延长寿命”、“见效最快”、“抑杀癌细胞”……这种夸大其词会过分拔高产品的功效 , 给消费者洗脑 , 诱骗消费者购买 。
偷换概念也是保健品常见的伎俩 。 举个例子 , 番茄红素、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 在癌症治疗中的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但一些保健品却宣称 , 它们可以抑杀癌细胞 。
对付这类套路 , 我们就需要对夸张性的修辞提高警惕 , 杜绝交智商税 。
套路之四——纯天然、无污染等
也有一些保健品 , 打着“纯天然”、“无污染”的旗号 , 营造出产品十分天然的感觉 , 让人觉得这些东西要比同类产品高档 , 效果可能也会更好 。
但是说实话 , “纯天然”就未必是好的 。 将农作物提炼成保健品药片的过程中 , 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 , 在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多少化学制剂 。 就拿维生素C来说 , 标榜“纯天然”的维生素C和实验室合成、一瓶只卖几块钱的维生素C作用相差无几 , 但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