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冰冻的“新东方们”:倒闭、跑路、换路·····

文章图片
图1/3
封面来源|IC photo
文/任雪芸
编辑/潘心怡
教培行业大洗牌的标志性事件出现了 , 新东方在线宣布将在11月停止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 。 据公司董事会估计 , 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两个财政年度 , 按总营收贡献划分 , K-9业务占公司K-12教育分部约58%至73% 。
看着手机弹出的新闻 , 在北方某县城开英语培训机构的周然愣了一下神 。 虽然对此早有预期 , 但毕竟“那可是新东方啊” 。
当行业巨擘 , 也是业内某种意义上的精神领袖 , 对自己狠下决心“手起刀落” , 且这一消息又变成了夜晚突然袭来的新闻 , 并迅速在各类手机App上蔓延离散 , 周然有一些愕然 , 随后陷入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 。
研究生毕业于顶尖外语类高校 , 教学方式新颖有趣 , 周然和她在家乡开设的英语培训机构人气一直很高 。 家长们口口相传:“想上周老师的课是要排队的 , 毕竟小城市这样的学习资源太少了 。 ”
就在周然的英语机构蒸蒸日上之际 , 双减让她感到猝不及防 。 根据《意见》明确需求 ,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 ”
挺过了疫情中的无数次停课 , 却还是要面临退场的可能 。 “擦干眼泪 , 继续前行 。 ”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的一句话 , 9月初 , 周然果断收缩了周末的违规业务 , 开始重新招聘相关业务的助教 。
在合规运行的同时 , 周然也在试图去补充周末业务砍掉的空缺 。
不过目前来看 , 这个动作尚停留在原地 。 “湖南长沙、浙江杭州等地已经开始批准通过素质类英语课程 , 希望我们也能等到 。 ”这是周然在朋友圈中 , 对于当下业务提到的最后一句话 。
对于周然而言 , 断腕的损伤尚能承受 , 但是对于大型学科机构而言 , 这场掉头来得更痛一些 。
大火的教培行业陷入冰封 , 多家上市教培机构股价大跌 。 自“双减”以来,作为头部教培机构的新东方 , 股价已跌至“零头” , 而原定于8月2日公布的财报 , 在9月26日才姗姗来迟 。
在9月17日上午10点举行的新东方高管会议上 , 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 , 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
而根据瑞银7月底的研究报告称 , 中小学课后辅导业务占新东方2021财年的80%的收入 。 这也就意味着 , 新东方将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主力业务 。
场面一片狼藉 , 维持体面竟也成为了奢侈 。 曾经光鲜亮丽的教育机构创始人圈子 , 卖惨成为一种流行——
有人在朋友圈留下疑似“遗书”大吐苦水 , 最后却被证明是一场闹剧 , 只剩下深夜苦苦求退款的家长们;有人在公众号里 , 搬出重病的母亲历数创业不易 , 随后文风一转 , 变成“跑路”告知书 。
行业阵变之时 , 不乏两手一拍走人的 , 也有积极求变的教培企业开启了加速转型的步伐 。
双减政策颁布后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 新东方成立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好未来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及素质教育产品 , 并上线了托管品牌“彼芯”;网易有道公布了其素质教育矩阵;爱学习发布了素质教育品牌“繁星”……
学科教育陷入瘫痪 , 但数量庞大的机构、人员却是灵活的 , 他们在压抑的气候中 , 顽强地寻找下一个落脚点 。
一个赛道消失 , 一个赛道崛起 , 金钱永不眠 。
素质教育=救命稻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