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评测】用视频会议机就能 “爱上” 开会?Meeting S 180° 评测体验( 二 )


【图文评测】用视频会议机就能 “爱上” 开会?Meeting S 180° 评测体验
文章图片

其实还能更 “软”
因为疫情的催化 , 视频会议领域可谓风头正劲 。 但是对于硬件厂商而言 , “修炼内功” 与 “追逐风口” 间的选择更体现着企业长远的价值判断 。 好在 Meeting S 180°能够背倚着一家以全景技术起家的科技企业 , 其中的优势也同样体现在了硬件性能与软件技术的结合 。
【图文评测】用视频会议机就能 “爱上” 开会?Meeting S 180° 评测体验
文章图片

【【图文评测】用视频会议机就能 “爱上” 开会?Meeting S 180° 评测体验】“看到科技” 在 2019 年推出的 360°全景视频会议一体机上就已经搭载了 “动态追踪” 技术 。 对于本次新升级 Meeting AI 3.0 智能追踪算法 , 面对被摄主体的肢体幅度较小的移动 , 均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追踪 。 除了 “视觉层面” 的追踪 , “语音技术” 的加入也保障了对于发言者追踪效果的精准度 。 在不同视图模式状态中 , 会议机顶部的摄像头会自动捕捉发言人 , 并通过 “智能缩放” 将不同远近的人像缩放到合适的比例 。
不同于此前 “看到科技” 推出的全景款的视频会议机 , Meeting S 180°受制于拍摄角度 , 与会人员往往需要尽可能都列席于大屏幕的正前方(镜头正前端) 。 所以坐在靠近画面边缘的人物 , 在发言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镜头无法捕捉识别的情况 。 因此在使用 Meeting S 180°时 , 机器的摆放位置还是需要注意 , 要尽可能框选住所有与会成员 , 同时在构图视角中 , 预留一定的边缘位置 。 在 “超广角模式” 下 , 由于画面裁接 , 产生的畸变效果还是较为明显 , 但是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摄像头只能局限在 60-70 度的视角范围 , “超广角模式” 下视觉的畸变效应也属于能够接受的范围 。
【图文评测】用视频会议机就能 “爱上” 开会?Meeting S 180° 评测体验
文章图片

此外 , Meeting S 180°作为主机使用的连接模式 , 在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视连接时 , 相关视频会议软件的安装适配 , 还有值得进一步优化之处 。 同样以 Letv S50 Air 电视配对为例 , 通过 HDMI 与电视进行连接后 , 需将电视的信号源切换为 HDMI 输入 , 再根据提示连接 Wi-Fi 网络 。 完成新版本检测升级后 , 相关视频会议软件下载及安装的过程还是出现了几次失败的情况 。 考虑到受网络稳定性影响比较大 , 建议有条件的用户还是通过 Internet 网口接入有线网络 , 以保障会议的稳定进行 。 同时附带的遥控器 , 是通过 “陀螺仪” 技术来实现鼠标功能的操作 。 但在体验的舒适性上 , 也是此类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个通病 。 为此 Meeting S 180°在机身底部端口还专门预留了 USB-A 接口 , 便于鼠标、键盘的外设接入 。
官方资料显示 , Meeting S 180°兼容腾讯会议、钉钉、思科、Teams、Zoom、Skype 等诸多的视频会议软件 。 在本次评测体验中 , 动点科技主要使用了 “腾讯会议” 与 “钉钉会议” 两款较为常见的视频会议软件 。 在短期的使用过程中 , 整体的体验并没有存在较为明显的交互缺陷 。 由于 Meeting S 180°内置的是安卓系统 , 所支持的会议软件是移动客户端的 APP 。 登录个人账户过程中 , 在需要输入字符信息等操作时 , 还是建议外接鼠标键盘 , 陀螺仪功能的遥控器在这个环节使用上还是稍显吃力 。 同时 , 在与电脑端连接配对的使用模式下 , Meeting S 180°是作为外接的摄像头的硬件设备接入电脑端的操作平台 , 整体安装及使用的流畅性明显优于与电视端的配对过程 。 需要指出的是 , Kandao Meeting S 对 Windows 和 Mac 平台的兼容性和使用方法均是一样的 。 但接入 Mac 平台需使用 Type-C 接口 , 并使用 Type-C to Type-C 数据线(Kandao Meeting S 出厂配的连接电脑的线是 USB to type C , 所以在接入 Mac 平台需区分使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