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分享购物车背后多方博弈,“互联互通”道阻且长( 二 )
企业间的利益纠葛
“互联互通”理想化未来的背后 , 是企业之间竞争资源、争夺用户、抢占流量的现实 , 这也意味着 , 在顺利完成“互联互通”之前 , 企业间的利益纠葛是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
【跨平台分享购物车背后多方博弈,“互联互通”道阻且长】互联网观察人士尹生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禁止即时通信软件屏蔽外链 , 是让基础设施回归其本位、最终真正做到互联互通、激发整体经济和社会创新活力的一个坚定起点 , 这可能会引发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深层次变革 。 短期来看 , 此变化将对腾讯及拼多多等过去受到特殊对待的腾讯系公司产生不小的心理冲击 , 但从长远看 , 这也会迫使这些公司真正转向用户服务、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上的创新 , 而不是仅仅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来竞争 。 如果政策执行到位 , 且相关公司利用得好 , 腾讯将避免退化为慢慢落伍的资源公司的命运 , 而中国互联网用户有机会拥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中国互联网行业也将有机会开启一波新的创新 。
而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 , 打破外链屏蔽一事利于保护商家利益 。 但从电商维度来看 , 这一变化对电商行业格局的影响并没有外界估计的那么大 , 京东、拼多多、唯品会当下的成绩证明了并非进入微信生态就一定能做好业务 , 况且现在微信的增长也进入乏力区间 , 流量红利的窗口期已经过去 。 而从流量角度来看 , 外链屏蔽的打破的确利于巩固抖音在短视频领域的优势 , 但并不直接等同于抖音电商的业务转化 。
对于目前尚未完全落地的互联互通现状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包晓丽认为 , 企业双方要么是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 , 要么是因为行业尚未对互联互通形成公认的数据定价机制 。 简单的互联互通会产生搭便车效应 , 使后面的企业获得好处 , 但也将使原始收集的企业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没有获得收益 。
在上海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丁茂中看来 , 互联互通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企业来说 , 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 丁茂中认为 , 互联网企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问题 , 比目前单独谈论企业之间的APP互联互通 , 从长期来讲 , 更为重要 。 企业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一个方面表现在本身之间拥有这些基础设施的企业 , 如此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 , 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两大网之间各自负责的骨干网间数据流失率很大 , 互联互通标准较低 , 后来虽然有改观 , 但还是存在着问题 。
另外 , 丁茂中认为当下反垄断的互联互通仍有需要进一步明晰的地方——比如当两个超级平台之间因为支付问题而发生矛盾 , 即其中一个平台并不希望消费者用另一个平台的支付工具 , 于是通过抽佣、二选一、链接里劫持流量等方式进行干预时 , 监管在对平台提出具体管制举措时就需要划清边界 。 “工信部发文只是一个大的方向 , 更多细节仍需要企业进一步落实 。 ”丁茂中称 。
互联互通和数据权利的冲突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研究员刘金瑞认为 , 互联网架构一般可以分成设备层、系统层、数据层、应用层等 , 应用层和数据层的竞争包括了产权和市场竞争以及经营者自身的经营权 , 刘金瑞表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 并不存在两个不同的应用一定要互通 。 例如 , 京东和淘宝作为典型的应用程序 , 提供的都是电商服务 , 是否可以要求用户在京东的对话框里发淘宝链接?这对于经营者来讲有些强人所难 。 由此他认为 , 互联网互通尽管讨论热烈 , 但是某些网络架构层也许不兼容或者是不连通是一般的市场规律 , 一个基本原则是首先要尊重经营者的经营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