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二 )


▲ 阳极氧化染色的键盘框架 , 它极大提升了银色机型上键帽与机身的一体性 。
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文章图片

▲ 极窄的屏幕边框 , 3.5 mm 的宽度已经与算上边框的 iPhone 相差无几 , 绝对称得上笔电领域的全面屏 。
说完加分项 , 接下来是减分项 。 首当其冲的就是屏幕顶部的刘海 。 一些测评者会从 “macOS 的顶部菜单栏正好能放下刘海”“刘海两侧的屏幕是苹果送你的” 等理由为刘海开脱 , 但在我看来 , 这完全是苹果拿来恶心用户的 。
如果苹果觉得刘海很漂亮 , 甚至应该成为苹果产品的标志性设计 , 那为什么在默认壁纸下 , 刘海那块的颜色是深色?浅色不是更能体现刘海的存在吗?此外 , 当窗口进入全屏模式后 , 菜单栏直接成黑色了 , 用户想点亮都不行 。 可见苹果的设计师们知道刘海是美还是丑 。
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文章图片

▲ 苹果在刻意隐藏刘海的存在 。
如果刘海只在审美层面给用户造成困扰 , 那倒还好 , 毕竟 iPhone 的刘海最终也被市场接受 。 但如果刘海影响了软件的 UI , 那只能一票否决 。 苹果做了一些处理 , 但远不完美 。
从刘海左侧插入的 UI , 即软件的菜单栏 , 会直接跳过刘海而不会造成遮挡;但从刘海右侧插入的 UI , 即应用的小图标 , 会被刘海吃掉进而无法交互 。 我目前的解决方案:使用 Bartender 等可以隐藏小图标的插件减少图标的数量 。
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文章图片

▲ 如果没有刘海 , 那苹果送我的面积不就更多了吗?
移动鼠标至刘海处 , 鼠标可以进入刘海内 , 进而不可见 。 这虽然不影响鼠标的使用 , 但用户的操作感会十分怪异:刘海仿佛一个黑洞 , 把鼠标给吸进去了 。 不过 , 如果你按住触控板再移动鼠标 , 刘海区域则不再能进入 。 鼠标会被刘海的下沿挡住 , 或直接从左侧传送至右侧 。 不知苹果的用意是什么 。
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文章图片

▲ 明明在工业设计上死扣细节 , 怎么在刘海这儿就自暴自弃了?
为了避免刘海对软件 UI 的遮挡 , 苹果还新增了一种显示模式:全屏时 , 缩小窗口的显示面积 , 进而避开刘海 。 但如此调整后 , 这块超窄边框的屏幕仿佛倒退了 5 年 。
搭载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强,但请不要神化它
文章图片

▲ 此模式可在 App 的 “简介” 标签中勾选并启用 。
聊完刘海 , 新 MacBook Pro 的厚度是个不可不谈的话题 。 的确 , 从绝对厚度上看 , 新款设备对比前代变化很小 , 甚至变薄了 , 但这与用户的视觉感受大相径庭 。
导致新 MacBook 看起来很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增高的脚垫 , 以及不复存在的楔形设计 。 前者是为了更好的空气流动 , 后者是为了更大的内部空间 , 还算有些用 。 我本以为苹果使用功耗极低的 M1 系列芯片是为了让 Air 的机身可装下 Pro 的性能 , 现在看来 , 苹果是想把 Air 和 Pro 两条产品线从模具上就彻底区分开 。
以上便是所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新款 MacBook Pro 的外观特点 。 尽管它有刘海这个巨大的槽点 , 我依然喜欢这次的新设计 。 我的上台 MacBook 使用着 17 年的模具 , 它踩遍了蝶式键盘、大黑边、Touch Bar 等大坑 , 因此这次的新 MacBook 于我而言是全方位的升级 , 刘海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 。 况且 , 如果我在未来受不了刘海 , 它也能被简单地隐藏起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