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CAR-T产品的定价如此昂贵 , 与其定制化生产密不可分 。 复星凯特方面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时表示 , 由于CAR-T细胞治疗产品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药品 , 其价格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 其中包括运营、生产、研发、物流等各类成本 。
“该产品目前在中国的定价为全球最低 。 ”复星凯特在回应中强调 , 目前该疗法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定价基本为250万元左右 , 而国内获批的产品完全技术引进的原研产品Yescarta(全球第二款获批的CAR-T产品) , 工艺技术遵照其在其他国家相同的流程 。
对于CAR-T的定价 , 国内某肿瘤科医生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在国外 , 看病本身就比较贵 , CAR-T药品本身的费用与医疗费相比 , 甚至可能觉得算不上贵 , 而在中国 , 诊疗费相对便宜 , 也显得产品费用很贵 。
“费用问题最终还是要根据企业生产成本等具体情况来定 , 也要与整体经济水平挂钩 。 医生和患者肯定希望越便宜越好 , 但如果创新得不到回报 , 企业没动力开发 , 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 ”上述肿瘤科医生强调 。
技术手段如何降低CAR-T成本?
CAR-T的制备通常包括质粒、病毒载体和CAR-T细胞等多个复杂环节 , 不同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策略存在差异 , 但是从技术手段进一步控制CAR-T成本 , 从而达到降价目标 , 是各家企业都在探索的方向 。
“国际上有同行把病毒载体外包生产 , 这个成本可能会非常高 , 因为第三方服务公司有可能每个批次产量很低 , 导致均摊到每个患者的载体费用很高 。 ”科济药业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介绍 , 其质粒、病毒载体和CAR-T均自主生产 , 在制备成本上存在优势 。
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 , 药明巨诺是建立了一项包括从近期、中期到长期的降低生产成本的Next-generation(Nex-G)发展策略 , 通过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 , 国产替代以及实施新技术 , 简化及/或替代/合并单元操作 , 以实现大规模降低成本 。
目前的CAR-T产品主要采取的是自体CAR-T技术 , 即采集自患者本身的T细胞再进行处理 , 其相对应的通用CAR-T——T细胞源来自健康供体 , 经过处理保存 , 可用于多个患者 , 该技术也是降低CAR-T成本的重要手段 。
传奇生物方面提到:“和自体CAR-T细胞相比 , 异体通用CAR-T细胞中的T细胞由健康的志愿者捐赠 , 可以提前制备 , 保证治疗的时效性 , 实现规模量产 , 这样成本会降低很多 。 ”
“如今 , 各国科研人员都在努力进行着通用型CAR-T平台及产品的创新研发 , 当然现在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 但我们相信这个技术瓶颈迟早会被突破 。 ”传奇生物强调 。
在今年7月底的一场CAR-T疗法讨论会上 ,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分析师公开表示:“要相信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 , 一定能把工艺改进和从原材料开始的生产成本降到全球最低 , 一定能降到全球最低 。 ”另一位分析师指出 , 从生产成本来看 , 经测算 , 国产的CAR-T产品有机会降到18万左右 , 未来甚至可以降到10万以下 。
商业保险可以解决CAR-T高价吗?
如果说从血液瘤到实体瘤的探索 ,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 是CAR-T疗法的科学问题 , 那么如何让符合条件的患者现在或将来用得起CAR-T则是一个社会问题 。
今年7月 , 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公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及信息的公告》 , 其中就包括复星凯特的CAR-T产品 。 目前还无法确认该产品是否可以通过医保谈判降价 。
业内有观点认为 , 在广覆盖、保基本的医保政策之下 , 国家医保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为CAR-T疗法买单 。 通过商业保险解决CAR-T疗法可及性成为各家CAR-T企业共同的思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