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低劣数据造假…严管能否填平网红带货的“坑”?

  虚假宣传骗消费者购买低劣产品 , 直播数据造假骗商家多给广告费

  严管到来 , 网红带货的“坑”能否填平?

  “枣太小不说 , 里面的核桃还有受潮的味道 , 这不坑人嘛!”10月13日 , 沈阳市民宋宁在刷小红书时看到什锦枣夹核桃的推荐 , 便花115.2元买了两件4斤装礼盒 。 收到货后才发现 , 不仅枣的大小“缩水”、里面的核桃受潮 , 而且口感与推荐中说的相差甚远 , 最关键的这个产品还是“三无产品” , 只用塑料袋装着 。

  宋宁只是众多被网红带货坑骗过的消费者之一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迎来爆发式增长 , 大批网红应运而生 , 网红带货这种门槛低、高回报的销售形式迅速赢得商家青睐 。 然而 , 虚假宣传骗消费者购买低劣产品、直播数据造假骗商家多给广告费等问题凸显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10月17日指出 , 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 , 将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

  网红带货两头“坑”

  90后宋宁在沈阳一家大型国企上班 , 从口红、包包到刚买的雪地靴都是网红推荐下在电商平台购买的 , 这些年没少“剁手” 。 她坦言一些产品确实不错 , 但也有网红直播时说的天花乱坠 , 到手后发现其实不怎么样的产品 , 什锦枣夹核桃就是其中一例 。

  不仅质量不过关 , 退换货维权难让宋宁更郁闷 。 她是在评论区要到的淘宝店铺链接 。 为了拿到“满100元减5元”的优惠券 , 她加了名为“良心零食铺@萱萱”的商家微信号 , 支付方式是发的微信红包 。 7天后 , 她提出退货时 , 店铺已经下架了该产品 , 并且微信拉黑了她 。

  去年10月10日的淘宝直播皮草节 , 主播“薇娅”一晚就卖出皮草1.5亿元 , 强大的销售数据让皮草店店主胡斐心动 。 今年1月 , 她在快手平台找到一位粉丝100万的主播带货 , 半小时推荐了13件貂绒大衣 , 结果仅卖出1144元 , 而她投下的广告费却近10万元 。 事后调查发现 , 该主播活跃粉丝仅有6.8万人 。 该主播却辩称:“哪有数据不造假的 , 只不过假的占多少而已 。 我有好几万粉丝 , 能不能卖得动要看产品好不好 , 我只管推广 , 不负责‘变现(流量变成现金收益)’ 。 ”

  问题频出仍火爆不已

  “口红一哥”李佳琦直播5分钟 , 卖出1.5万支口红;“最强带货王”散打哥1分钟将19.9元的牙膏卖出3万单……网红带货问题频出之下 , 为何仍如此火爆?

  “我要在70款热销粉底中选出持久力强、控油效果好、遮瑕好还不假面 , 你说我得花多久才能选出中意的那款 。 ”宋宁说 , 她这样一个面部经常出油、有痘疤、没有美妆常识的人想买粉底液时 , 肯定会听取美妆经验丰富并有相关化妆品知识、而且测评试用过无数产品的网红的意见 。 毕竟可以通过她们拿到优惠价格 , 还可节省大量挑选试错的时间和成本 。

  宋宁告诉《工人日报》采访人员 , 与其说跟风买网红产品 , 不如说不知道买什么 , 需要一个免费的“消费顾问” 。 她表示明知道有入坑的风险 , 但总认为只要擦亮眼睛还是能避免 。

  27岁的刘紫轩是一家门户网站的产品经理 , 她的淘宝购物车里经常躺着几十件商品 , 从“果冻鞋”“神仙水”“oversized卫衣”到“14k金耳钉”都有 。 她每天花3至4个小时来看网红们的“精致生活” , 模仿她们 , 买一些价格不太贵又能提高生活品质的东西 。 她觉得网红们与自己年龄相仿 , 是“自己人” 。 她们不仅是销售者也是使用者 , 因此比起商场专柜的柜员 , 她更愿意相信未谋面同为90后的网红 。 因为她们营造的生活状态如此美好 , 还和自己亲切互动 , 大大刺激了自己的购买欲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