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住宅的「消费升级」

冯仑:住宅的「消费升级」

----冯仑:住宅的「消费升级」//----

冯仑:住宅的「消费升级」

----冯仑:住宅的「消费升级」//----


"multi_version":false

封面图|《都挺好》

大家都很关注住房市场的未来会往哪儿走 。 我也经常被人问到这个问题 。 我觉得是这样的:举个例子来说 , 小孩不知道怎么活 , 会去看大人 , 看别人的人生经验 , 然后照着走 , 大体上不会错 。 当然了 , 小孩不能去模仿狮子的成长道路 , 他得先找到同类 , 照着人的道路比划 , 找到比他年长的人过去的经验 , 然后规划自己的未来 。 所以说 , 每个小孩的未来都在他爷爷的意识里 。 这个小孩要长大成人 , 甚至变成别的小孩模仿的「老爷爷」 , 得先把比自己年长的这些人的经验搞清楚 。

我们要把中国房地产的走势搞清楚 , 也应该先看一看别人的历史 。

中国的房地产 , 尤其是住宅市场 , 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 。 1998 年 , 我们取消了福利分房 , 靠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 。 这之后 , 住宅市场才蓬勃发展起来 。

过去的 20 年 , 虽然中国的人口从 12 亿增长到 13 亿 , 人均住房面积却由几平米增长到现在的将近 40 平米 。 一方面 , 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 另一方面 , 和欧美一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相比 , 我们发展的时间短 , 市场也没有人家成熟 。 所以 , 这些国家怎么来解决住房问题 , 对我们来说有参考价值 。

大体上 , 更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 , 有这样一个规律:在人均 GDP8000 美金以前 , 特别是在 2000 到 8000 美金之间 , 住宅市场中 , 新房是最主要的 , 是市场的主要供应部分 。 同时 , 房价、地价、资产价格每年都涨 8% 到 10% , 多的时候涨幅能达到 15% , 这是一个共性 。

美国在二战以后的 20 年里是这样 , 欧洲在二战以后的 20 年里是这样 , 中国在过去 20 年里也是这样的 , 这很有意思 。 在人均 GDP 处于 2000 到 8000 美金之间的这个阶段 , 住宅价格涨得挺快 。

这也是过去一两年有很多人去东南亚 , 比如泰国、柬埔寨投资房地产的原因 。 东南亚国家现在的人均 GDP 就处在那个阶段 , 所以只要没有意外 , 未来 10 年、20 年 , 他们的房价也会按照这样的规律上涨 。

人均 GDP 快速增长的阶段房价也快速上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与住宅的消费升级有关 。 大体上 , 消费升级有五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 , 有和没有的消费 。 我们称之为功能性消费 。 比如说 , 一进屋 , 家里连一个板凳都没有 , 那买一张板凳 , 这叫满足了功能性消费 。 能坐 , 但是肯定不舒服 。

第二个阶段 , 把板凳换成沙发 , 今天多数中国家庭都有沙发 , 板凳越来越少了 。 沙发涵盖了板凳的功能 , 也能坐 , 同时更舒服了 。 这叫舒适型消费的升级 。

第三个阶段 , 从舒适型消费升级到美感型消费 。 沙发要找好看 , 是中式的、欧式的 , 还是仿古的?得找自己觉得好看的 。

第四个阶段 , 由美感型消费升级到态度消费、价值观消费 。 不仅要好看 , 还有独特的偏好 。 我喜欢什么 , 不喜欢什么 , 有一套价值观 。 甚至不一定要好看 , 比如要用环保的材料来做的 , 这叫价值观消费 。 或者把几个旧沙发重新改 , 废物利用 , 这叫价值观 , 「我就喜欢那样 , 这是我的态度 。 」

第五个阶段 , 再往上 , 叫收藏、投资和消费结合在一起 。 比如买一幅齐白石的画挂家里 , 是消费、是投资、也是收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