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2020年该不该买房?业内人士作出预测,地产大佬冯仑观点不谋而合


"multi_version":false

中国人今天已经不缺房子了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从全国的“户房”数量来看 。 户均达到了1.1套房 , 房数已经超过了户数 。

二是从人均居住面积上看 。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8年的8.7平方 , 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更是达到了47.3平方 , 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房子的居住问题 。 潘石屹指出 , 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

但是 , 为何经济学家夏磊却说:“2019-2030年 , 全国自住房需求年均11.7亿平 , 超过2013年全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11.6亿平 。 ” 。 按照1套房100平方计算 , 11.7亿平就是1170万套房 。 年均1170套房 ,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

其实 , 这并不难理解 , 就像中介大佬左晖说的那样 , 我们并不缺房子 , 但是核心问题在于 , 房子的分布不够均匀 。 我国住宅房屋的供应分布和人口地域分布 , 实际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 用8个字概括就是“人地分离 , 供求错配” 。

正如那些说自己缺房的人 , 手里面并不是没有房 , 只不过这些房子位于农村或县城 , 不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而已 。 这就导致了一边是空置房 , “房等人”;一边是需求者 , “人等房” , 这就是人地分离的现象 。

至于供需错配 , 三四线以下城市感触是最深的 。 一个朋友向我描述过这样的场景 , 他说我们县城大概有30万人口 , 老城区基本上满足了住房的需求 , 但是从3年前开始又建了一个新城区 , 比老城区还要大 。

新城区的房子几乎没有多少人居住 , 后来老城进行棚户区改造 , 并实行货币化安置 , 给钱不给房子 。 拿到钱的人 , 迅速进入楼市 , 到新城区买房 , 大都是好几套地买 , 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 但是 , 实际上新城区入住率并不高 , 是相当地低 , 一个小区几乎没有多少人 。 这就是供需错配 。

在“人地分离 , 供需错配”的情况之下 , 未来楼市会有价无市 , 无人问津呢?还是会争相抢购 , 节节攀升呢?有二个方面的变化不可忽视 。

一方面是都市圈的形成 , 分流了人口 。 人往高处走 , 水往低处流 ,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人口向大城市流动 , 就没有停止过 。 不过 , 以前只集中于北上广深等城市 , 但现在流向的范围变广了 , 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等等城市群流动 , 由点分散到面 , 分流了人口 。

2018年 , 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比较平稳 , 并没有过度集中 , 都在50万之下 。 深圳和广州人口增长超过40万;西安和杭州人口增长超过30万;成都、重庆、郑州、佛山和长沙人口增长超过20万;宁波人口增长超过19万 。

人地分离的趋势并没有放缓 , 但是却更加多元化 。 两种结果也呼之欲出:一是小城市的“房等人”的情况不会改变 , 房价再想更进一步几乎不再可能;二是人口分流后 , 不再过度集中 , 大城市房价上升空间也有限 , 特别是水分比较多的区域 , “停涨”将是一种必然 。

另一方面是房地产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 。 一件事物随着时代的不同 , 作用也会变得不同 , 房地产也是如此 。 有人说“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 , 这句话放在过去并没有错 。 那时房子不仅是刚性需求 , 而且还能带动一批下游产业 。 买了房子后会装修 , 需要各类建材 , 还需要添加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用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