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葬山好不好 风水葬人与山图( 四 )


五、费锡璜
费锡璜《同王谓升、闵右诚、梅卫瞻、张历山、杜书载、萧征乂访石涛上人于净慧寺》诗云:“吾闻汤惠休 , 高卧城南头 。欲访伊人去 , 闲寻芳草幽 。白云村向晚 , 黄叶寺宜秋 。借问无生理 , 尘寰或可求 。”时在石涛北上前滞留扬州之时 。其中所列去看望石涛的数人 , 都是石涛晚年的好友 。
费锡璜(1664—?) , 字滋衡 , 号苇桧 , 乃石涛生平密友 。石涛与其家三代有交 。石涛与费家的交往 , 可从石涛传世名作《费氏先茔图》说起 。此图今藏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 , 设色 , 高29.1厘米 , 长110厘米 。其右上以方正之隶书题有画名《费氏先茔图》 , 中钤有朱文“大涤子”椭圆印一方 。其上石涛有长跋文 , 叙其因缘:“此度先生生前乞予为先茔图 , 孝子之用心也 。
然规制本末予不可知 , 先生将自写其心目所及为之向导 , 予乃从事笔墨焉 , 三数月后先生之讣闻于我矣 , 令子匍伏携草稿速成之 , 以副先君子之志 , 因呵冻作此 , 灵其鉴之 。题诗云:故家生世旧成都 , 秋墓新繁万里余 。俎豆淹留徒往事 , 兵戈阻绝走鸿儒 。传经奕叶心期切 , 削迹荒乡岁暮孤 。何意野田便永诀 , 不堪吾老哭潜夫 。清湘同学弟大涤子拜稿 , 壬午上元前五日 。”作于1702年 。
《费氏先茔图》流传有序 , 《归石轩画谈》曾谈到此画 , 该书卷十称:“余守永州 , 李次星同年自粤携书画来 , 问有石涛否 , 云有所作《费氏先茔图》 , 人皆不欲购也 。展观乃费此度先生乞作先茔图未成而先生殁 , 画贻其子 , 以完先志者也 。余居蜀最久 , 蜀诗人第一心折此度 , 今见此图 , 诗画皆所向慕 , 亟留藏之 。图长四尺余 , 高一尺 , 全用本家笔意 。起手作城郭 , 应是新繁县城城外卉草葱郁 , 过平田 , 白杨外更阴翳松楸荆棘 , 怆人心目 。万木丛杂中 , 见蓬颗苍凉 , 碑立处即其茔也 。然底埂更阜 , 众木排拶 , 流泉幽咽 , 其凄恻难传之状 , 披图如至其地 , 师殆以画为文者也 。自题云:此度先生生前乞予为先茔图......”
所叙此画与今巴黎所藏之作尺寸相合 , 跋文也相同 。其后 , 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录有石涛《费氏先茔图》跋文 , 其文也与今本相同 。今巴黎所藏此画 , 后有多家跋语 。1710年 , 费密次子锡璜携画回四川 , 临行之前 , 遍请扬州好友跋其画 。锡璜于后有跋记其事:“计秋八月葬慈亲于浯溪 , 至今五阅月矣 。悲风撼木 , 雪意满天 , 远想先大夫葬成都与诗中意恰相似 , 今昔追寻 , 不堪足读 。当时收画 , 不知有此时境地也 。悲夫!庚寅十一月二十一日记于漫郎宅畔 。”
费密(1625—1702) , 字此度 , 四川新繁人 , 居扬州 。精儒学 , 人称燕峰先生;又精书法 , 是当时维扬著名的书法家;以诗著称于世 。平生交游广泛 , 王士祯司理扬州 , 赏其诗 , 如汪遁于曾说 , 费密的诗“爱煞渔洋王阮亭” 。孔尚任也是其生平好友 。石涛与费密的交往当在1687年前后 , 当时居金陵一枝阁的石涛已将生活的中心渐渐移向扬州 , 在扬州期间住净慧寺 。费密孙费冕所作《燕峰先生年谱》 , 于康熙二十六年条谓“石涛和尚《跋吴懋叔大母节烈文》” 。而其后 , 费密也为吴懋叔(吴承励)母作祝文 。费冕特记其事 , 说明此时石涛与费密已有交往 。石涛与费家父子(费密及长子锡琮、次子锡璜)三人都有交往 , 其中与锡璜的交往最为密切 。费锡璜(滋衡)是当时名震江南的诗人 , 李调元《蜀难》云:“本朝蜀诗自此度后 , 滋衡当推为一大宗 , 生平放荡不羁 。”锡璜儒学以蔡瞻岷为师 , 在诗词文章上又与周仪一、汪文冶、闵右诚、杜乘、萧暘等相优游 。而石涛是他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朋友 , 石涛称锡璜为“同学弟” , 锡璜称石涛为“吾师” 。锡璜虽比石涛年幼约二十 , 但石涛视其为生平挚友 。石涛与锡璜都与岭南屈大均、梁佩兰有交谊 , 锡璜为屈大均的弟子 。屈大均有《西蜀费锡璜数往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 。石涛晚年与三费之交往(尤其是锡璜) , 对其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