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堂书画录》第一集录有石涛《苦瓜小景》 , 是一幅山水 , 乃石涛康熙己巳(1689)北上之前 , 滞留扬州期间 , 为朋友用贤所画 , 后从北京归来 , 又题此画 , 款署“癸酉秋深长安归复题” , 时在1693年 。其后又有一长跋 , 细辨乃是石涛好友杜乘所题 。杜乘之跋云:“渐江老去幽栖冷 , 万里沧溟失真影 。何人捉笔写奇峰 , 拔地撑云荡秋颖 。清湘老石胆如斗 , 倒抹黄杉悬石肘 。墨浅肤寸起烟霞 , 林立直作蛟龙走 。泰岱乔松寒皎皎 , 洞庭雨霁青嬴小 。吾师妙手真有神 , 顷刻移来缘窗晓 。昔日王孙亲捧研 , 袈裟常在诸侯先 。而今寂寞守荒亭 , 孤灯吟老寒无馔 。时来卷石如高山 , 衙官徐沈骇荆关 。掷彼氍毹拂袖看 , 恨正生逢王孟端 。用老道兄持此索题 , 因书旧赠石师句请正 , 愿世守勿失也 。时癸酉立冬日 , 谁堂杜乘 。”钤“杜乘”朱文和“书载”白文印各一 。
题跋提供了有关石涛研究的两则珍贵资料:
其一 , 这是至今涉及石涛南还之后窘迫生活的最直接的资料 。杜书载呼石涛为“石师”“吾师” , 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对其艺术造诣再三致意 , 却为其艰难的遭遇而痛惜:昔日王孙 , 今天“寂寞守荒亭” , 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这使人怀疑 , 石涛为什么不去西天禅寺与其兄喝涛同住?他又为什么不去净慧寺?那里曾是他客居之寺院 。这可能与他要离开佛门的思想有关 。此则资料可以为石涛离开佛门的思想变化提供某种参证 。其二 , 石涛是一位园林艺术家 , 但资料难寻 , 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揣测之中 。这则题跋则提供了一个重要资料:杜书载说“时来卷石如高山 , 衙官徐沈骇荆关” , 他的“卷石”—叠山理水的造园工夫 , 曾令衙官都为之震惊 , 认为简直可夺荆浩、关仝山水的气势 。
杜书载是石涛患难中的朋友 。二人同居吴山亭 , 即可见出二人之友情 。石涛南还之后 , 与王谓升、杜书载等比邻而居 , 过从频繁 。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七十载杜书载《移居五律四诗》 , 其云:“十载四移家 , 迁乔只自嗟 。鲤庭成往事 , 燕幕正无涯 。仆怨书为累 , 朋疑酒是赊 。老妻曾不倦 , 数数问黄华 。”“未得鹿门去 , 居邻古墓弯 。短墙低白日 , 高树远青山 。听鸟支床稳 , 留宾伴月顽 。何须勤相度 , 遐福有无间 。”“萍踪吾习惯 , 只此当浮槎 。星斗窥檐近 , 风波隔户遮 。囊空忘盗贼 , 壁破走龙蛇 。为谢停车客 , 吟诗但煮茶 。”“偃仰从吾志 , 南窗得稳眠 。暖宜梳白发 , 寒不弃青毡 。邻叟聋非俗(自注:谓升王子) , 山僧朴更贤(自注:谓苦瓜上人) 。高城忻咫尺 , 扶杖看秋烟 。”款题:“戊寅季秋 , 移居广储门东城下 , 同人以诗见贻 , 用‘花间茶烟’四字为韵 , 勉答四章 , 一以志播迁 , 一以慰雅好 。西斋先生见而爱之遂书请正不足以较音节者也 。江都小弟杜乘 。”由此诗也可间接看出石涛大涤堂坐落的地点及其晚年生活 。
石涛的朋友王南村《芦中吟》集中有《题杜处士书载造车图》 。诗共三首 , 其中第二首写石涛:“却怪清湘老人 , 每从无意传神 。共我剔铭焦麓 , 图山图水图人 。”下有注云:“壬午春与石涛同游焦山 , 寻《瘗鹤铭》 , 因作《剔铭图》 。”时在1702年 。
- 移动硬盘无法被识别怎么办,无法识别移动硬盘怎么办
- 系统镜像文件在哪个文件夹 系统的镜像文件怎么找
- 精索静脉曲张是什么样子 精索静脉曲张是怎么样引起的
- 饭店开业怎样写朋友圈广告 饭店开业怎么发朋友圈宣传一下
- 微信怎么支付 怎么使用微信支付功能
- 混沌海蛇补给基地怎么进 海蛇补给基地怎么走
- 衣服弄到了粉底液怎么洗 粉底液沾衣服洗得掉吗
- 开淘宝店1688怎么一件代发货?自己先付款吗?
- 1688怎么代销开淘宝店?需注意哪些?
- 卖酒的促销活动怎么搞 酒水促销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