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人们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风水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又有何具体意义呢?
俗话说“一德(运)、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风水在五个成分里头只占一个成分,第一个条件还是道德的修养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文章插图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关于看风水的问题,这里边包含的也很多 。大体上说,看风水所谓的地理,就是堪舆学,它在我们中国文化系统中,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站在文化的立场,风水虽然是小道,但大家也不要轻视了它 。因为它也是一门很复杂很深奥的学问 。
中国过去的地理——看风水的问题 。开始我们讲三元、三合 。所谓形峦,一般的说法就是龙,看龙脉 。龙是形容词,不是真的有龙;形峦就是五行相配 。有的山头是圆形的,便属于土形;有的山头是尖形的,便属于火形;方形的是属于金形;另外还有木形的山 。金木水火土配起来,就是看形峦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文章插图
事实上,一个地理师要能看到地下三尺,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要用智慧之眼去看 。要了解地质的情形,岂止三尺!三丈也应该了解的 。杨救贫因为十分高明,所以不轻易为人家看坟地 。
他只想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四种人看 。这些是中国社会的典型人物 。他指定地点,把这家死去的父母埋下,不出三年一定大发!不管什么地,只要杨救贫一指点,头向哪一边,脚向哪一边,埋下去三年以后,你等着看吧!升官、发财都来了 。
风水这东西有时也真邪!你说不信吗,有时候还真灵;不过有时候也不尽然 。我们中国看地是“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你懂了这些以后,便不要看风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才行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文章插图
虽然如此,过去大家还是很重视它 。在我们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人很多,像宋朝的范仲淹、朱熹,也是一代大儒,他们的风水都很高明 。孔子的学生们也很注意这个问题 。孔子死后,他的墓地是他的学生子贡看的 。
当时三千弟子会议如何来葬夫子,结果选了地(就是后来葬汉高祖的那块地),子贡看了说:不好,这块地不行,因为这块地只能葬皇帝,不能葬夫子;我们夫子比皇帝伟大!所以子贡选了山东的曲阜 。但是子贡又讲了:这块地固然不错,只是这条水有问题 。
若干年后,下代女家差一点,再一代又好一点,再下一代又差一点……由于过去重男轻女,女家好坏大家认为不算什么 。这么一块千秋万世的好地,虽然的这一点缺陷,也总算是块好地了,于是孔子便葬在这里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风水中仰与俯不同之处

文章插图
这些故事说明中国文化中,古代的读书人必须要通三理——医理、命理、地理 。为什么要通三理?
因为中国文化讲孝道,一个作儿女的人要懂了这些,才能为父母尽孝 。父母年纪大了,作孩子的一定要懂得命理 。孔子在《论语》中就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
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了父母是多大岁数了,自己出远门能不能回来,自己心里有数 。算一算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关口,怕有麻烦,早点准备,要特别小心 。
第二点,万一有病了,自己懂得医理,知道治疗 。不幸死了呢?懂得地理,找个地方安葬父母 。所以一个读书人就要能懂得命理、懂得医理、懂得地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